大觀帖的讀音 大觀帖的意思
大觀帖 《大觀帖》(Notes of Daguan Period),中國北宋官刻叢帖。刻帖工作由龍大淵主持,蔡京奉旨書寫帖內的款識標題。因刻于徽宗大觀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稱之為《大觀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樓下,又稱《太清樓帖》,也有稱《大觀太清樓帖》者。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賜給,因此流傳較少。
- 大
- 觀
- 帖
“大觀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guān tiē]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ㄍㄨㄢ ㄊㄧㄝ
- 簡繁字形:
- 大觀帖
- 是否常用:
- 否
“大觀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匯刻叢帖。十卷。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因《淳化閣帖》板已斷裂﹐出內府所藏墨跡﹐命蔡京等稍加厘訂﹐重新摹勒上石﹐標題皆蔡京手書。刻工精良﹐優于《淳化閣帖》﹐惜拓本流傳甚少。 辭典解釋
大觀帖 dà guān tiè ㄉㄚˋ ㄍㄨㄢ ㄊㄧㄝˋ 宋徽宗大觀三年(西元1109)?,因淳化閣帖版已斷裂,且刊印不精,于是以內府所藏真跡另行選刻,較淳化閣帖精良,稱為〈大觀帖〉。唯拓本流傳極少,今僅存殘本若干卷而已。或稱為〈大觀太清樓帖〉、〈太清樓帖〉。
網絡解釋
大觀帖
《大觀帖》(Notes of Daguan Period),中國北宋官刻叢帖。刻帖工作由龍大淵主持,蔡京奉旨書寫帖內的款識標題。因刻于徽宗大觀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稱之為《大觀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樓下,又稱《太清樓帖》,也有稱《大觀太清樓帖》者。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賜給,因此流傳較少。
“大觀帖”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帖】:[tiē]1.服從;順從:服帖。2.妥當;穩當:妥帖。3.姓。[tiě]1.邀請客人的通知:請帖。2.舊時寫著生辰八字等的紙片:庚帖。換帖。3.(帖兒)寫著字的小紙片:字帖兒(便條)。4.量詞:一帖藥。[tiè]學習寫字或繪畫時臨摹用的樣本:碑帖。習字帖。畫帖。臨帖。
“大觀帖”的相關詞語
* 大觀帖的讀音是:dà guān tiē,大觀帖的意思:大觀帖 《大觀帖》(Notes of Daguan Period),中國北宋官刻叢帖。刻帖工作由龍大淵主持,蔡京奉旨書寫帖內的款識標題。因刻于徽宗大觀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稱之為《大觀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樓下,又稱《太清樓帖》,也有稱《大觀太清樓帖》者。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賜給,因此流傳較少。
基本解釋
匯刻叢帖。十卷。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因《淳化閣帖》板已斷裂﹐出內府所藏墨跡﹐命蔡京等稍加厘訂﹐重新摹勒上石﹐標題皆蔡京手書。刻工精良﹐優于《淳化閣帖》﹐惜拓本流傳甚少。辭典解釋
大觀帖 dà guān tiè ㄉㄚˋ ㄍㄨㄢ ㄊㄧㄝˋ宋徽宗大觀三年(西元1109)?,因淳化閣帖版已斷裂,且刊印不精,于是以內府所藏真跡另行選刻,較淳化閣帖精良,稱為〈大觀帖〉。唯拓本流傳極少,今僅存殘本若干卷而已。或稱為〈大觀太清樓帖〉、〈太清樓帖〉。
大觀帖
《大觀帖》(Notes of Daguan Period),中國北宋官刻叢帖。刻帖工作由龍大淵主持,蔡京奉旨書寫帖內的款識標題。因刻于徽宗大觀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稱之為《大觀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樓下,又稱《太清樓帖》,也有稱《大觀太清樓帖》者。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賜給,因此流傳較少。【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帖】:[tiē]1.服從;順從:服帖。2.妥當;穩當:妥帖。3.姓。[tiě]1.邀請客人的通知:請帖。2.舊時寫著生辰八字等的紙片:庚帖。換帖。3.(帖兒)寫著字的小紙片:字帖兒(便條)。4.量詞:一帖藥。[tiè]學習寫字或繪畫時臨摹用的樣本:碑帖。習字帖。畫帖。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