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動詞的讀音 外動詞的意思
外動詞 外動詞,讀音wài dòng cí,漢語詞語,釋義為外動字。
- 外
- 動
- 詞
“外動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ài dòng cí]
- 漢字注音:
- ㄨㄞˋ ㄉㄨㄥˋ ㄘˊ
- 簡繁字形:
- 外動詞
- 是否常用:
- 否
“外動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外動字。 辭典解釋
外動詞 wài dòng cí ㄨㄞˋ ㄉㄨㄥˋ ㄘˊ 一種語言學中的動詞。凡動作不止于自身、而投射于外物的,稱為「外動詞」。如「武士騎馬」的「騎」、「牧童放牛」的「放」等。相對于內動詞而言。
也稱為「他動詞」、「及物動詞」。
網絡解釋
外動詞
外動詞,讀音wài dòng cí,漢語詞語,釋義為外動字。
“外動詞”的單字解釋
【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動】:1.(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跟“靜”相對):流動。風吹草動。你坐著別動。2.“働”是“勞動”的“動(動)”的異體字。3.改變(事物)原來的位置或樣子:搬動。挪動。改動。動用。興師動眾。4.使用;使起作用:動筆。動手。動腦筋。5.觸動(思想感情):動心。動怒。動了公憤。6.感動:動人。不為親情所動。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這病不宜動葷腥。他向來不動酒。8.動不動;常常:動輒得咎。影片一經上演,觀眾動以萬計。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
“外動詞”的相關成語
“外動詞”的相關詞語
* 外動詞的讀音是:wài dòng cí,外動詞的意思:外動詞 外動詞,讀音wài dòng cí,漢語詞語,釋義為外動字。
基本解釋
即外動字。辭典解釋
外動詞 wài dòng cí ㄨㄞˋ ㄉㄨㄥˋ ㄘˊ一種語言學中的動詞。凡動作不止于自身、而投射于外物的,稱為「外動詞」。如「武士騎馬」的「騎」、「牧童放牛」的「放」等。相對于內動詞而言。
也稱為「他動詞」、「及物動詞」。
外動詞
外動詞,讀音wài dòng cí,漢語詞語,釋義為外動字。【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動】:1.(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跟“靜”相對):流動。風吹草動。你坐著別動。2.“働”是“勞動”的“動(動)”的異體字。3.改變(事物)原來的位置或樣子:搬動。挪動。改動。動用。興師動眾。4.使用;使起作用:動筆。動手。動腦筋。5.觸動(思想感情):動心。動怒。動了公憤。6.感動:動人。不為親情所動。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這病不宜動葷腥。他向來不動酒。8.動不動;常常:動輒得咎。影片一經上演,觀眾動以萬計。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