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倒元白的讀音 壓倒元白的意思
【解釋】元、白:指唐代詩人元稹和白居易。用來比喻作品勝過同時代有名的作家。【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卷三:“時元、白俱在,皆賦詩于席上。唯刑部楊汝士侍郎后成。元、白覽之失色。……汝士其日大醉,歸謂子弟曰:‘我今日壓倒元、白。’”【示例】辭章~。 ◎元·鐘嗣成《錄鬼簿》卷下【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壓
- 倒
- 元
- 白
“壓倒元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ā dǎo yuán bái]
- 漢字注音:
- ㄧㄚ ㄉㄠˇ ㄩㄢˊ ㄅㄞˊ
- 簡繁字形:
- 壓倒元白
- 是否常用:
- 否
“壓倒元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寶歷間,楊嗣復在新昌里第宅宴客,元稹、白居易都在座,賦詩時,刑部侍郎楊汝士的詩最后寫成,也最好。辭典解釋
壓倒元白 yā dǎo yuán bái ㄧㄚ ㄉㄠˇ ㄩㄢˊ ㄅㄞˊ 唐寶歷年間,宰相楊嗣復在新昌里宅第宴請賓客,當時元稹、白居易皆在座,并于席上賦詩,而刑部侍郎楊汝士最后才把詩寫好,元稹、白居易觀看后為之失色。楊汝士大醉后回家對子弟說:「我今日壓倒元白。」見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后以壓倒元白比喻詩文作品超越當時名家。《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羨詩工,曰壓倒元白。」
近義詞
首屈一指,壓倒一切
網絡解釋
【解釋】元、白:指唐代詩人元稹和白居易。用來比喻作品勝過同時代有名的作家。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卷三:“時元、白俱在,皆賦詩于席上。唯刑部楊汝士侍郎后成。元、白覽之失色。……汝士其日大醉,歸謂子弟曰:‘我今日壓倒元、白。’”
【示例】辭章~。 ◎元·鐘嗣成《錄鬼簿》卷下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壓倒元白”的單字解釋
【壓】:[yā]1.從上向下加以重力。2.崩壞。3.以權勢或強力抑制;逼迫。4.殺。參見“壓羊”。5.逼近。6.超越;居於其他事物之上。7.克制;按捺。8.覆蓋;籠罩。9.擱;藏。10.同“押”。11.鎮住,以優勢或力量使人服從。12.蓋印。13.塞補;存儲。參見“壓裝”。14.釀酒的一種方法。15.書法術語。用筆以食指上節端壓定筆管之右曰壓。16.賭博者在某一門上下注。參見“壓寶”。[yà]見“壓根兒”。
【倒】:[dǎo]1.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墻倒了。倒塌。倒臺。打倒。臥倒。2.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轉:倒立。倒掛。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轉或傾斜使里面的東西出來:倒水。倒茶。3.反過來,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貼。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車。5.卻:東西倒不壞,就是舊了點。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壓倒元白”的相關詞語
* 壓倒元白的讀音是:yā dǎo yuán bái,壓倒元白的意思:【解釋】元、白:指唐代詩人元稹和白居易。用來比喻作品勝過同時代有名的作家。【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卷三:“時元、白俱在,皆賦詩于席上。唯刑部楊汝士侍郎后成。元、白覽之失色。……汝士其日大醉,歸謂子弟曰:‘我今日壓倒元、白。’”【示例】辭章~。 ◎元·鐘嗣成《錄鬼簿》卷下【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唐·寶歷間,楊嗣復在新昌里第宅宴客,元稹、白居易都在座,賦詩時,刑部侍郎楊汝士的詩最后寫成,也最好。辭典解釋
壓倒元白 yā dǎo yuán bái ㄧㄚ ㄉㄠˇ ㄩㄢˊ ㄅㄞˊ唐寶歷年間,宰相楊嗣復在新昌里宅第宴請賓客,當時元稹、白居易皆在座,并于席上賦詩,而刑部侍郎楊汝士最后才把詩寫好,元稹、白居易觀看后為之失色。楊汝士大醉后回家對子弟說:「我今日壓倒元白。」見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后以壓倒元白比喻詩文作品超越當時名家。《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羨詩工,曰壓倒元白。」
近義詞
首屈一指,壓倒一切【解釋】元、白:指唐代詩人元稹和白居易。用來比喻作品勝過同時代有名的作家。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卷三:“時元、白俱在,皆賦詩于席上。唯刑部楊汝士侍郎后成。元、白覽之失色。……汝士其日大醉,歸謂子弟曰:‘我今日壓倒元、白。’”
【示例】辭章~。 ◎元·鐘嗣成《錄鬼簿》卷下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壓】:[yā]1.從上向下加以重力。2.崩壞。3.以權勢或強力抑制;逼迫。4.殺。參見“壓羊”。5.逼近。6.超越;居於其他事物之上。7.克制;按捺。8.覆蓋;籠罩。9.擱;藏。10.同“押”。11.鎮住,以優勢或力量使人服從。12.蓋印。13.塞補;存儲。參見“壓裝”。14.釀酒的一種方法。15.書法術語。用筆以食指上節端壓定筆管之右曰壓。16.賭博者在某一門上下注。參見“壓寶”。[yà]見“壓根兒”。
【倒】:[dǎo]1.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墻倒了。倒塌。倒臺。打倒。臥倒。2.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轉:倒立。倒掛。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轉或傾斜使里面的東西出來:倒水。倒茶。3.反過來,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貼。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車。5.卻:東西倒不壞,就是舊了點。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