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臺的讀音 地臺的意思
地臺 (地質學名詞)地臺是指大陸上自形成以后未再遭受強烈褶皺的穩定地區。曾稱陸臺。1885年由E.修斯提出。在地槽地臺學說中,地臺是與地槽相對應的地殼穩定構造單元,以含有未變質的沉積蓋層區別于地盾。地臺具有雙層結構,即由基底和蓋層構成。基底由前震旦紀或前寒武紀的巨厚已變質的沉積巖系與火山巖組成,構造復雜,一般遭受過較強的區域變質作用。基底巖石建造序列屬地槽型。蓋層由震旦紀或寒武紀以來的沉積巖系組成,其厚度一般不超過1000~2000米,未經受區域變質作用。其沉積物組成地臺型建造序列。蓋層與基底以角度不整合接觸。
- 地
- 臺
“地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ì tái]
- 漢字注音:
- ㄉㄧˋ ㄊㄞˊ
- 簡繁字形:
- 地臺
- 是否常用:
- 是
“地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地臺 dìtái
[platform] 高于或低于海平面而至少有一邊高出于附近鄰域的平的或接近于平的地區,通常小于臺地
網絡解釋
地臺 (地質學名詞)
地臺是指大陸上自形成以后未再遭受強烈褶皺的穩定地區。曾稱陸臺。1885年由E.修斯提出。在地槽地臺學說中,地臺是與地槽相對應的地殼穩定構造單元,以含有未變質的沉積蓋層區別于地盾。地臺具有雙層結構,即由基底和蓋層構成。基底由前震旦紀或前寒武紀的巨厚已變質的沉積巖系與火山巖組成,構造復雜,一般遭受過較強的區域變質作用。基底巖石建造序列屬地槽型。蓋層由震旦紀或寒武紀以來的沉積巖系組成,其厚度一般不超過1000~2000米,未經受區域變質作用。其沉積物組成地臺型建造序列。蓋層與基底以角度不整合接觸。
“地臺”的單字解釋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臺】:[tái]1.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遠望:瞭望臺。塔臺。亭臺樓閣。2.公共場所室內外高出地面便于講話或表演的設備(用磚砌或用木料制成):講臺。舞臺。主席臺。3.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鍋臺。磨臺。燈臺。蠟臺。4.(臺兒)像臺的東西:井臺。窗臺兒。5.桌子或類似桌子的器物:寫字臺。梳妝臺。乒乓球臺。6.a)用于整場演出的戲劇、歌舞等:一臺戲。一臺晚會。b)用于機器、儀器等:一臺機床。三臺天文望遠鏡。7.指臺灣省:臺胞。8.敬辭,舊時用于稱呼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動作:兄臺。臺鑒。9.姓。10.見〖臺風〗1。[tāi]臺州(Tāizhōu),地名;天臺(Tiāntāi),山名,又地名,都在浙江。
“地臺”的相關成語
“地臺”的相關詞語
* 地臺的讀音是:dì tái,地臺的意思:地臺 (地質學名詞)地臺是指大陸上自形成以后未再遭受強烈褶皺的穩定地區。曾稱陸臺。1885年由E.修斯提出。在地槽地臺學說中,地臺是與地槽相對應的地殼穩定構造單元,以含有未變質的沉積蓋層區別于地盾。地臺具有雙層結構,即由基底和蓋層構成。基底由前震旦紀或前寒武紀的巨厚已變質的沉積巖系與火山巖組成,構造復雜,一般遭受過較強的區域變質作用。基底巖石建造序列屬地槽型。蓋層由震旦紀或寒武紀以來的沉積巖系組成,其厚度一般不超過1000~2000米,未經受區域變質作用。其沉積物組成地臺型建造序列。蓋層與基底以角度不整合接觸。
基本解釋
地臺 dìtái
[platform] 高于或低于海平面而至少有一邊高出于附近鄰域的平的或接近于平的地區,通常小于臺地
地臺 (地質學名詞)
地臺是指大陸上自形成以后未再遭受強烈褶皺的穩定地區。曾稱陸臺。1885年由E.修斯提出。在地槽地臺學說中,地臺是與地槽相對應的地殼穩定構造單元,以含有未變質的沉積蓋層區別于地盾。地臺具有雙層結構,即由基底和蓋層構成。基底由前震旦紀或前寒武紀的巨厚已變質的沉積巖系與火山巖組成,構造復雜,一般遭受過較強的區域變質作用。基底巖石建造序列屬地槽型。蓋層由震旦紀或寒武紀以來的沉積巖系組成,其厚度一般不超過1000~2000米,未經受區域變質作用。其沉積物組成地臺型建造序列。蓋層與基底以角度不整合接觸。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臺】:[tái]1.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遠望:瞭望臺。塔臺。亭臺樓閣。2.公共場所室內外高出地面便于講話或表演的設備(用磚砌或用木料制成):講臺。舞臺。主席臺。3.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鍋臺。磨臺。燈臺。蠟臺。4.(臺兒)像臺的東西:井臺。窗臺兒。5.桌子或類似桌子的器物:寫字臺。梳妝臺。乒乓球臺。6.a)用于整場演出的戲劇、歌舞等:一臺戲。一臺晚會。b)用于機器、儀器等:一臺機床。三臺天文望遠鏡。7.指臺灣省:臺胞。8.敬辭,舊時用于稱呼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動作:兄臺。臺鑒。9.姓。10.見〖臺風〗1。[tāi]臺州(Tāizhōu),地名;天臺(Tiāntāi),山名,又地名,都在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