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傳播的讀音 圖文傳播的意思
辭典解釋圖文傳播 tú wén chuán bò 利用報紙、雜志、書籍、各型商品的廣告、包裝和印刷等傳播媒體,以達到意識、觀念、商品等訊息的推廣、傳播。
- 圖
- 文
- 傳
- 播
“圖文傳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ú wén chuán bò]
- 漢字注音:
- ㄊㄨˊ ㄨㄣˊ ㄔㄨㄢˊ ㄅㄛˋ
- 簡繁字形:
- 圖文傳播
- 是否常用:
- 否
“圖文傳播”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圖文傳播 tú wén chuán bò ㄊㄨˊ ㄨㄣˊ ㄔㄨㄢˊ ㄅㄛˋ 利用報紙、雜志、書籍、各型商品的廣告、包裝和印刷等傳播媒體,以達到意識、觀念、商品等訊息的推廣、傳播。
網絡解釋
“圖文傳播”的單字解釋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傳】:[chuán]1.有一方交給另一方;由上代交給下代:流傳.傳授:師傳、、n3.傳播:宣傳4.傳導:傳電5.表達:傳情6.發出命令叫人來:傳訊7.傳染:這種病傳人8.姓。[zhuàn]均同“傳”。
【播】:1.傳播;傳揚:廣播。播音。電臺正在播重要新聞。2.播種:條播。點播。夏播。播了兩畝地的麥子。3.遷移;流亡:播遷(遷徙)。
“圖文傳播”的相關詞語
* 圖文傳播的讀音是:tú wén chuán bò,圖文傳播的意思:辭典解釋圖文傳播 tú wén chuán bò 利用報紙、雜志、書籍、各型商品的廣告、包裝和印刷等傳播媒體,以達到意識、觀念、商品等訊息的推廣、傳播。
辭典解釋
圖文傳播 tú wén chuán bò ㄊㄨˊ ㄨㄣˊ ㄔㄨㄢˊ ㄅㄛˋ利用報紙、雜志、書籍、各型商品的廣告、包裝和印刷等傳播媒體,以達到意識、觀念、商品等訊息的推廣、傳播。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傳】:[chuán]1.有一方交給另一方;由上代交給下代:流傳.傳授:師傳、、n3.傳播:宣傳4.傳導:傳電5.表達:傳情6.發出命令叫人來:傳訊7.傳染:這種病傳人8.姓。[zhuàn]均同“傳”。
【播】:1.傳播;傳揚:廣播。播音。電臺正在播重要新聞。2.播種:條播。點播。夏播。播了兩畝地的麥子。3.遷移;流亡:播遷(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