圌怎么讀 圌的意思
“圌”字共有2個讀音:
[chuán]
[chuí]

漢字 | 圌 |
---|---|
讀音 |
|
注音 | ㄔㄨㄢˊ|ㄔㄨㄟˊ |
部首 | [囗] 國字匡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9 |
異體字 | 篅 |
字形結構 | 全包圍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70C |
其它編碼 | 五筆:lmdj 倉頡:wumb 鄭碼:jdlg 四角:60227 |
筆順編碼 | 252521325221 |
筆順筆畫 | 丨フ丨フ丨一ノ丨フ丨丨一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豎 豎折/豎彎 豎 橫 撇 豎 橫折鉤 豎 豎 橫 |
圌字的意思
[chuí]
〔圌山〕山名,在中國江蘇省鎮江市東。
[chuán]一種類似囤的盛糧器具。
圌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圌
chuán ㄔㄨㄢˊ
◎ 一種類似囤的盛糧器具。
其它字義
● 圌
chuí ㄔㄨㄟˊ
◎ 〔圌山〕山名,在中國江蘇省鎮江市東。
英語 fence
法語 Mont Chui (Jiangsu)?
圌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圌 chuí
〈名〉
(1) 圌山,山名 [Chui mountain]。在江蘇鎮江東
(2) 另見 chuán “篅”
圌字的辭典解釋
圌ㄔㄨㄟˊchuí名
以竹或草編制而成,用以盛放谷糧的圓形器皿。漢·劉熙《釋名·釋宮室》:「圌, 以草作之,團團然也。」《抱樸子·外篇·守塉》:「稗糲曠于圌廩,薪爨廢于庖廚。」
山名。位于大陸地區江蘇省鎮江縣東北六十里,為江防要地。
康熙字典解釋
圌【丑集上】【囗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市緣切《集韻》淳沿切,??音遄。與篅同。《說文》判竹圜以盛穀也。
又《唐韻》《集韻》??是爲切,音垂。《集韻》山名,在吳郡。○按今靖江有圌福二山,卽其地也。
又《正字通》竇圌山,在綿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篅【卷五】【竹部】
以判竹圜以盛穀也。從竹耑聲。市緣切
說文解字注
(篅)?判竹。句。謂用析竹爲之也。圜?盛榖者。用竹?圜其外。殺其上。高至於屋。葢以盛榖。近底之処爲小戸。常閉之。可出榖。今江蘇謂之土籧是也。古曰??。今江蘇編稻艸爲之。容數石。謂之??。淮南書曰。與守其篅??。注。篅??、受榖器也。篅讀顓孫之顓。按別作圌。從竹。耑聲。市緣切。十四部。
圌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圌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