嘍羅的讀音 嘍羅的意思
嘍羅 嘍羅,漢語詞匯,釋義為伶俐能干、有本領。
- 嘍
- 羅
“嘍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óu luó]
- 漢字注音:
- ㄌㄡˊ ㄌㄨㄛˊ
- 簡繁字形:
- 嘍羅
- 是否常用:
- 是
“嘍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嘍羅 lóuluó
(1) [nimble]∶機智,伶俐
嘍羅兒讀書,何異摧枯朽。——盧仝《寄男抱孫詩》
(2) [the rank and file of a band of outlaws]∶聚眾起事頭目的兵卒
如今山上添了一伙強人,扎下一個山寨,聚集著五、七百小嘍羅,有百十匹好馬。——《水滸傳》
(3) [flunky;hanger-on;underling;lackey; paltry follower; stooge; retainer]∶聽從他人指揮的人
倒爺一個眼色,嘍羅們就上來了
網絡解釋
嘍羅
嘍羅,漢語詞匯,釋義為伶俐能干、有本領。
“嘍羅”的單字解釋
【嘍】:[lou]1.用法如“了”(·le)2.,用于預期的或假設的動作:吃嘍飯就走。他要知道嘍一定很高興。3.用法如“了”(·le)4.,帶有提醒注意的語氣:水開嘍。起來嘍。[lóu]舊時稱強盜頭目的部下,現多比喻追隨惡人的人。
【羅】:1.捕鳥的網:羅網。天羅地網。2.張網捕(鳥):門可羅雀。3.招請;搜集:羅致。網羅。搜羅。4.陳列:羅列。星羅棋布。5.一種器具,在木框或竹框上張網狀物,用來使細的粉末或流質漏下去,留下粗的粉末或渣滓:絹羅。銅絲羅。把面過一次羅。6.過羅:羅面。把面再羅一過兒。7.質地稀疏的絲織品:羅衣。羅扇。輕羅。綾羅綢緞。8.姓。9.用于商業,12打(144件)為1羅。[英gross]
“嘍羅”的反義詞
“嘍羅”的相關成語
“嘍羅”的相關詞語
“嘍羅”造句
主犯被擒,小嘍羅們四散奔逃,惶惶如喪家之犬。
只聽得山大王一聲令下,嘍羅兵蜂擁而上,殺下山寨。
警方使出欲擒故縱之計,先把小嘍羅放了,以便引出幕后大哥,再一網打盡。
提格和他的嘍羅們到處仗勢欺人他們比北佬還壞。
我們抓住了匪首,其余的小嘍羅便抱頭鼠竄,各自逃命去了。
嘍羅們看到頭頭逃之夭夭,立刻放下武器投降了。
相傳嘍羅到凡間危害眾生和莊稼,人們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只要點燃心中的火把,沒有什么困難是不可戰勝的,生日之際,祝心中火把永亮!生命永存希望!
于是傳令眾嘍羅就地安營,埋鍋造飯。
狄威:有時帶幾個嘍羅,砸別人場子,但通常是為更上一級老大賣命,不過過去演老大也不少。
只見宋萬親自騎馬,又來相請,小嘍羅抬過四乘山轎,四個人都上轎子,一徑投南山水寨里來。
* 嘍羅的讀音是:lóu luó,嘍羅的意思:嘍羅 嘍羅,漢語詞匯,釋義為伶俐能干、有本領。
基本解釋
嘍羅 lóuluó
(1) [nimble]∶機智,伶俐
嘍羅兒讀書,何異摧枯朽。——盧仝《寄男抱孫詩》
(2) [the rank and file of a band of outlaws]∶聚眾起事頭目的兵卒
如今山上添了一伙強人,扎下一個山寨,聚集著五、七百小嘍羅,有百十匹好馬。——《水滸傳》
(3) [flunky;hanger-on;underling;lackey; paltry follower; stooge; retainer]∶聽從他人指揮的人
倒爺一個眼色,嘍羅們就上來了
嘍羅
嘍羅,漢語詞匯,釋義為伶俐能干、有本領。
【嘍】:[lou]1.用法如“了”(·le)2.,用于預期的或假設的動作:吃嘍飯就走。他要知道嘍一定很高興。3.用法如“了”(·le)4.,帶有提醒注意的語氣:水開嘍。起來嘍。[lóu]舊時稱強盜頭目的部下,現多比喻追隨惡人的人。
【羅】:1.捕鳥的網:羅網。天羅地網。2.張網捕(鳥):門可羅雀。3.招請;搜集:羅致。網羅。搜羅。4.陳列:羅列。星羅棋布。5.一種器具,在木框或竹框上張網狀物,用來使細的粉末或流質漏下去,留下粗的粉末或渣滓:絹羅。銅絲羅。把面過一次羅。6.過羅:羅面。把面再羅一過兒。7.質地稀疏的絲織品:羅衣。羅扇。輕羅。綾羅綢緞。8.姓。9.用于商業,12打(144件)為1羅。[英gross]
主犯被擒,小嘍羅們四散奔逃,惶惶如喪家之犬。
只聽得山大王一聲令下,嘍羅兵蜂擁而上,殺下山寨。
警方使出欲擒故縱之計,先把小嘍羅放了,以便引出幕后大哥,再一網打盡。
提格和他的嘍羅們到處仗勢欺人他們比北佬還壞。
我們抓住了匪首,其余的小嘍羅便抱頭鼠竄,各自逃命去了。
嘍羅們看到頭頭逃之夭夭,立刻放下武器投降了。
相傳嘍羅到凡間危害眾生和莊稼,人們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只要點燃心中的火把,沒有什么困難是不可戰勝的,生日之際,祝心中火把永亮!生命永存希望!
于是傳令眾嘍羅就地安營,埋鍋造飯。
狄威:有時帶幾個嘍羅,砸別人場子,但通常是為更上一級老大賣命,不過過去演老大也不少。
只見宋萬親自騎馬,又來相請,小嘍羅抬過四乘山轎,四個人都上轎子,一徑投南山水寨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