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鍾的讀音 啞鍾的意思
啞鐘 yǎ zhōng ㄧㄚˇ ㄓㄨㄙ 啞鐘(啞鍾) (1).指因未能調試而棄置的古樂鐘。《舊唐書·張文收傳》:“太樂有古鐘十二,近代惟用其七,馀有五,俗號啞鐘,莫能通者。”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律》:“十二律中,唯用七聲,其馀五調,謂之啞鐘,不用也。” (2).喻指蘊藏的才識。 唐 黃滔 《上趙起居啟》:“若不仰投門館,虔佇發揚,則永攜疑玉以汍瀾,長伴啞鐘而泯默。”
- 啞
- 鍾
“啞鍾”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ǎ zhōng]
- 漢字注音:
- ㄧㄚˇ ㄓㄨㄥ
- 簡繁字形:
- 啞鐘
- 是否常用:
- 否
“啞鍾”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指因未能調試而棄置的古樂鐘。 2.喻指蘊藏的才識。
網絡解釋
啞鐘
yǎ zhōng ㄧㄚˇ ㄓㄨㄙ
啞鐘(啞鍾)
(1).指因未能調試而棄置的古樂鐘。《舊唐書·張文收傳》:“太樂有古鐘十二,近代惟用其七,馀有五,俗號啞鐘,莫能通者。”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律》:“十二律中,唯用七聲,其馀五調,謂之啞鐘,不用也。”
(2).喻指蘊藏的才識。 唐 黃滔 《上趙起居啟》:“若不仰投門館,虔佇發揚,則永攜疑玉以汍瀾,長伴啞鐘而泯默。”
“啞鍾”的單字解釋
【啞】:[yǎ]1.由於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說話;發音困難,聲音低沉而不圓潤。2.不說話;沒有聲音。3.指物體發出的聲音沉悶,不響聲。4.指舊體詩中聲韻低沉或韻腳多用冷僻字。5.謂色彩暗淡,不明亮。6.謂使色彩暗淡,不明亮。7.比喻隱晦難明。8.蒙騙。[yā]1.嘆詞。表示驚嘆。2.助詞。同“呀”。3.象聲詞。[è]笑聲。
【鍾】:同“鐘”。
“啞鍾”的相關詞語
* 啞鍾的讀音是:yǎ zhōng,啞鍾的意思:啞鐘 yǎ zhōng ㄧㄚˇ ㄓㄨㄙ 啞鐘(啞鍾) (1).指因未能調試而棄置的古樂鐘。《舊唐書·張文收傳》:“太樂有古鐘十二,近代惟用其七,馀有五,俗號啞鐘,莫能通者。”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律》:“十二律中,唯用七聲,其馀五調,謂之啞鐘,不用也。” (2).喻指蘊藏的才識。 唐 黃滔 《上趙起居啟》:“若不仰投門館,虔佇發揚,則永攜疑玉以汍瀾,長伴啞鐘而泯默。”
基本解釋
1.指因未能調試而棄置的古樂鐘。 2.喻指蘊藏的才識。啞鐘
yǎ zhōng ㄧㄚˇ ㄓㄨㄙ啞鐘(啞鍾)
(1).指因未能調試而棄置的古樂鐘。《舊唐書·張文收傳》:“太樂有古鐘十二,近代惟用其七,馀有五,俗號啞鐘,莫能通者。”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律》:“十二律中,唯用七聲,其馀五調,謂之啞鐘,不用也。”
(2).喻指蘊藏的才識。 唐 黃滔 《上趙起居啟》:“若不仰投門館,虔佇發揚,則永攜疑玉以汍瀾,長伴啞鐘而泯默。”
【啞】:[yǎ]1.由於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說話;發音困難,聲音低沉而不圓潤。2.不說話;沒有聲音。3.指物體發出的聲音沉悶,不響聲。4.指舊體詩中聲韻低沉或韻腳多用冷僻字。5.謂色彩暗淡,不明亮。6.謂使色彩暗淡,不明亮。7.比喻隱晦難明。8.蒙騙。[yā]1.嘆詞。表示驚嘆。2.助詞。同“呀”。3.象聲詞。[è]笑聲。
【鍾】:同“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