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問諸水濱的讀音 問諸水濱的意思

    【解釋】濱:水邊。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干。【出處】《左傳·僖公四年》:“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示例】若夫昭王不返,惟膠舟之故,君其~,寡君不敢任咎。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三回【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 wèn
    • zhū
    • shuǐ
    • bīn

    “問諸水濱”的讀音

    拼音讀音
    [wèn zhū shuǐ bīn]
    漢字注音:
    ㄨㄣˋ ㄓㄨ ㄕㄨㄟˇ ㄅㄧㄣ
    簡繁字形:
    問諸水濱
    是否常用:

    “問諸水濱”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涉。語出《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辭典解釋

    問諸水濱  wèn zhū shuǐ bīn  ㄨㄣˋ ㄓㄨ ㄕㄨㄟˇ ㄅㄧㄣ  

    春秋時,齊國以未進貢周室和周昭王南征溺死于漢水的罪名攻打楚國,楚國使者認為貢物未送是楚君的罪過,但昭王溺死于漢水之時,楚國勢力尚未達漢水,應去問漢水邊的人。典出《左傳.僖公四年》。后以問諸水濱比喻兩不相干。

    網絡解釋

    【解釋】濱:水邊。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干。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示例】若夫昭王不返,惟膠舟之故,君其~,寡君不敢任咎。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三回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問諸水濱”的單字解釋

    】:同“”。
    】: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同“”。

    “問諸水濱”的相關詞語

    * 問諸水濱的讀音是:wèn zhū shuǐ bīn,問諸水濱的意思:【解釋】濱:水邊。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干。【出處】《左傳·僖公四年》:“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示例】若夫昭王不返,惟膠舟之故,君其~,寡君不敢任咎。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三回【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