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被的讀音 周被的意思
周被 周 被 明萬歷乙酉歲貢,歷任蘇州同知攝知州事,廣西布政司經歷、四川成都府通判。贈大中大夫、驃騎將軍、右軍都督府僉事。蘇州任間,畿輔饑,上荒政八條入院道,下之旁邑,全活甚眾。攝州篆,值高淮榷遼及外方入貢者,日索牛馬數百計,百姓逃亡避之,周被勒地畝編派法,民獲復業。即墨城有其《恩寵賢臣》坊。
- 周
- 被
“周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ōu bèi]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周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完備;齊全。
網絡解釋
周被
周 被 明萬歷乙酉歲貢,歷任蘇州同知攝知州事,廣西布政司經歷、四川成都府通判。贈大中大夫、驃騎將軍、右軍都督府僉事。蘇州任間,畿輔饑,上荒政八條入院道,下之旁邑,全活甚眾。攝州篆,值高淮榷遼及外方入貢者,日索牛馬數百計,百姓逃亡避之,周被勒地畝編派法,民獲復業。即墨城有其《恩寵賢臣》坊。
“周被”的單字解釋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被】:[bèi]1.睡覺時覆蓋身體的東西:被子。被單。棉被。毛巾被。羽絨被。被褥。2.蓋,遮覆:被覆。澤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遭遇,遭受:被災。被難(nàn)。4.介詞,用在句中表示主講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辭退了。5.用在動詞前,表示受動:被動。被告。被批評。被剝削。[pī]古同“披”,覆蓋。
“周被”的相關詞語
* 周被的讀音是:zhōu bèi,周被的意思:周被 周 被 明萬歷乙酉歲貢,歷任蘇州同知攝知州事,廣西布政司經歷、四川成都府通判。贈大中大夫、驃騎將軍、右軍都督府僉事。蘇州任間,畿輔饑,上荒政八條入院道,下之旁邑,全活甚眾。攝州篆,值高淮榷遼及外方入貢者,日索牛馬數百計,百姓逃亡避之,周被勒地畝編派法,民獲復業。即墨城有其《恩寵賢臣》坊。
基本解釋
完備;齊全。周被
周 被 明萬歷乙酉歲貢,歷任蘇州同知攝知州事,廣西布政司經歷、四川成都府通判。贈大中大夫、驃騎將軍、右軍都督府僉事。蘇州任間,畿輔饑,上荒政八條入院道,下之旁邑,全活甚眾。攝州篆,值高淮榷遼及外方入貢者,日索牛馬數百計,百姓逃亡避之,周被勒地畝編派法,民獲復業。即墨城有其《恩寵賢臣》坊。【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被】:[bèi]1.睡覺時覆蓋身體的東西:被子。被單。棉被。毛巾被。羽絨被。被褥。2.蓋,遮覆:被覆。澤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遭遇,遭受:被災。被難(nàn)。4.介詞,用在句中表示主講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辭退了。5.用在動詞前,表示受動:被動。被告。被批評。被剝削。[pī]古同“披”,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