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扎的讀音 周扎的意思
周扎 zhōu zhā 周扎 (1).猶穿戴。《醒世姻緣傳》第七九回:“ 珍太太 ,小 寄姐 不識高低,沒替 珍太太 做出棉襖棉褲,自家就先周紥上了,我的不是!” (2).包圍。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其攻圍處所必須嚴重周紥,仍須酌留一門,以符兵法圍城必缺之義。”
- 周
- 扎
“周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ōu zhā]
- 漢字注音:
- ㄓㄡ ㄓㄚ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周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猶穿戴。 2.包圍。
網絡解釋
周扎
zhōu zhā ㄓㄡ ㄓㄚ
周扎
(1).猶穿戴。《醒世姻緣傳》第七九回:“ 珍太太 ,小 寄姐 不識高低,沒替 珍太太 做出棉襖棉褲,自家就先周紥上了,我的不是!”
(2).包圍。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其攻圍處所必須嚴重周紥,仍須酌留一門,以符兵法圍城必缺之義。”
“周扎”的單字解釋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扎】:[zhā]1.刺:扎針。扎花。2.駐、扎:扎營。3.鉆:扎猛子。[zā]1.捆,纏束:扎辮子。扎腿。2.把兒,捆兒:一扎線。[zhá]〔扎掙〕方言,勉強支持(“掙”讀輕聲)。
“周扎”的相關詞語
* 周扎的讀音是:zhōu zhā,周扎的意思:周扎 zhōu zhā 周扎 (1).猶穿戴。《醒世姻緣傳》第七九回:“ 珍太太 ,小 寄姐 不識高低,沒替 珍太太 做出棉襖棉褲,自家就先周紥上了,我的不是!” (2).包圍。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其攻圍處所必須嚴重周紥,仍須酌留一門,以符兵法圍城必缺之義。”
基本解釋
1.猶穿戴。 2.包圍。周扎
zhōu zhā ㄓㄡ ㄓㄚ周扎
(1).猶穿戴。《醒世姻緣傳》第七九回:“ 珍太太 ,小 寄姐 不識高低,沒替 珍太太 做出棉襖棉褲,自家就先周紥上了,我的不是!”
(2).包圍。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其攻圍處所必須嚴重周紥,仍須酌留一門,以符兵法圍城必缺之義。”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扎】:[zhā]1.刺:扎針。扎花。2.駐、扎:扎營。3.鉆:扎猛子。[zā]1.捆,纏束:扎辮子。扎腿。2.把兒,捆兒:一扎線。[zhá]〔扎掙〕方言,勉強支持(“掙”讀輕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