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后的讀音 周后的意思
周后 (明思宗妻子周后)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正妻,嘉定伯周奎之女。生于蘇州,后遷居大興。天啟年間被納為信王妃,崇禎帝登基后被立為皇后。生有三子;甲申之變期間于乾寧宮自盡殉國,與崇禎、貴妃田氏并葬于思陵。 南明弘光帝上謚號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圣烈皇后,清朝上謚號莊烈愍皇后。
- 周
- 后
“周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ōu hòu]
- 漢字注音:
- ㄓㄡ ㄏㄡˋ
- 簡繁字形:
- 周後
- 是否常用:
- 否
“周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周王。古亦稱帝王為后。
網絡解釋
周后 (明思宗妻子周后)
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正妻,嘉定伯周奎之女。生于蘇州,后遷居大興。天啟年間被納為信王妃,崇禎帝登基后被立為皇后。生有三子;甲申之變期間于乾寧宮自盡殉國,與崇禎、貴妃田氏并葬于思陵。
南明弘光帝上謚號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圣烈皇后,清朝上謚號莊烈愍皇后。
“周后”的單字解釋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后】:1.方位詞。在背面的(指空間,跟“前”相對):后門。村前村后。2.方位詞。未來的;較晚的(指時間,跟“前、先”相對):后天。日后。后輩。先來后到。3.方位詞。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對):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孫等:無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稱君主:商之先后。7.姓。
“周后”的相關詞語
* 周后的讀音是:zhōu hòu,周后的意思:周后 (明思宗妻子周后)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正妻,嘉定伯周奎之女。生于蘇州,后遷居大興。天啟年間被納為信王妃,崇禎帝登基后被立為皇后。生有三子;甲申之變期間于乾寧宮自盡殉國,與崇禎、貴妃田氏并葬于思陵。 南明弘光帝上謚號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圣烈皇后,清朝上謚號莊烈愍皇后。
基本解釋
周王。古亦稱帝王為后。周后 (明思宗妻子周后)
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正妻,嘉定伯周奎之女。生于蘇州,后遷居大興。天啟年間被納為信王妃,崇禎帝登基后被立為皇后。生有三子;甲申之變期間于乾寧宮自盡殉國,與崇禎、貴妃田氏并葬于思陵。南明弘光帝上謚號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圣烈皇后,清朝上謚號莊烈愍皇后。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后】:1.方位詞。在背面的(指空間,跟“前”相對):后門。村前村后。2.方位詞。未來的;較晚的(指時間,跟“前、先”相對):后天。日后。后輩。先來后到。3.方位詞。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對):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孫等:無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稱君主:商之先后。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