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的讀音 周勃的意思
周勃 (漢初將領、漢文帝時丞相)周勃(?—前169年),西漢開國將領、宰相。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隨劉邦起兵反秦,以軍功拜為將軍,賜爵威武侯。在隨劉邦由漢中進取關中時,擊趙賁,敗章平,圍章邯,屢建戰功。 楚漢成皋之戰中周勃先留鎮關(今陜西商洛西北)重地,后率軍投入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主要戰場作戰,與項羽正面對峙。先后攻取曲逆(今河北順平縣東南)等地,占領泗水、東海兩郡(今皖北、蘇北一帶),凡得二十二縣。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受封絳侯。繼因討平韓信叛亂有功,升為太尉。劉邦死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 劉邦死后,呂后專權,呂后死后,周勃與陳平等合謀智奪呂祿軍權,一舉謀滅呂氏諸王,擁立文帝,后官至右丞相。但不久,即因不勝任去職,左丞相陳平獨任丞相。次年,丞相陳平去世,周勃再任丞相,旋及罷相,太尉灌嬰接任丞相。 漢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謚號為武侯。
- 周
- 勃
“周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ōu bó]
- 漢字注音:
- ㄓㄡ ㄅㄛ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周勃”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周勃 zhōu bó ㄓㄡ ㄅㄛˊ 人名。(?~西元前169)?沛縣(今江蘇沛縣)?人。秦末跟隨劉邦起義,屢立軍功,封絳侯。后平呂氏之亂,迎文帝即位,拜右丞相,卒謚武。
英語 Zhou Bo (?-169 BC)?, military man and politician at the Qin-Han transition, a founding minister of Western Han
網絡解釋
周勃 (漢初將領、漢文帝時丞相)
周勃(?—前169年),西漢開國將領、宰相。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隨劉邦起兵反秦,以軍功拜為將軍,賜爵威武侯。在隨劉邦由漢中進取關中時,擊趙賁,敗章平,圍章邯,屢建戰功。
楚漢成皋之戰中周勃先留鎮關(今陜西商洛西北)重地,后率軍投入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主要戰場作戰,與項羽正面對峙。先后攻取曲逆(今河北順平縣東南)等地,占領泗水、東海兩郡(今皖北、蘇北一帶),凡得二十二縣。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受封絳侯。繼因討平韓信叛亂有功,升為太尉。劉邦死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
劉邦死后,呂后專權,呂后死后,周勃與陳平等合謀智奪呂祿軍權,一舉謀滅呂氏諸王,擁立文帝,后官至右丞相。但不久,即因不勝任去職,左丞相陳平獨任丞相。次年,丞相陳平去世,周勃再任丞相,旋及罷相,太尉灌嬰接任丞相。
漢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謚號為武侯。
“周勃”的單字解釋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勃】:[bó]1.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興起的樣子,如“勃勃作色”)。2.變色的樣子:勃騰騰(怒氣上沖的樣子)。3.旺盛,興起:勃起。勃發。勃蓬。[bèi]古同“悖”,違背事理,惑亂糊涂。
“周勃”的相關詞語
“周勃”造句
呂后死,諸呂謀反,為陳平、周勃平定。
周勃發狠地一咬牙幫骨,好象一不作二不休地說:“我給你們透露點內部情況,也不怕你們透露出去,反正我們已經是拴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誰也別想自己溜掉。
周勃,厚重少文,將來安定劉氏天下的一定是他!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周勃飛快地向吊瓶里注入了呼吸興奮劑可拉明和洛貝林并調快滴速。
周勃原生活在社會底層,年青時靠編織蠶箔為生,有時為辦喪事的人家吹簫奏樂掙些錢補貼生計。
西漢大將周勃因被人誣告下獄,盡管他是“除呂安劉”功名蓋世的右丞相,但一入囹圄即受獄吏“侵辱”。
我給周勃一使眼色,倆人上去就把老頭兒給拎起來,湊到了斗子上面,威脅道:“你說不說,再不說就把你扔進去跟這位美女睡一覺!”。
夏侯嬰、周勃,你二人擔任本食坊綜合辦主任,見縫插針,有事就做,沒事也得給我找點事做。
誠實忠厚的人,才能夠拜托大事,所以安定劉氏天下的,必定是絳侯周勃,謹慎小心的人,才能夠成就大業,所以振興漢重天下的,必定是武侯諸葛亮。
* 周勃的讀音是:zhōu bó,周勃的意思:周勃 (漢初將領、漢文帝時丞相)周勃(?—前169年),西漢開國將領、宰相。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隨劉邦起兵反秦,以軍功拜為將軍,賜爵威武侯。在隨劉邦由漢中進取關中時,擊趙賁,敗章平,圍章邯,屢建戰功。 楚漢成皋之戰中周勃先留鎮關(今陜西商洛西北)重地,后率軍投入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主要戰場作戰,與項羽正面對峙。先后攻取曲逆(今河北順平縣東南)等地,占領泗水、東海兩郡(今皖北、蘇北一帶),凡得二十二縣。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受封絳侯。繼因討平韓信叛亂有功,升為太尉。劉邦死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 劉邦死后,呂后專權,呂后死后,周勃與陳平等合謀智奪呂祿軍權,一舉謀滅呂氏諸王,擁立文帝,后官至右丞相。但不久,即因不勝任去職,左丞相陳平獨任丞相。次年,丞相陳平去世,周勃再任丞相,旋及罷相,太尉灌嬰接任丞相。 漢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謚號為武侯。
辭典解釋
周勃 zhōu bó ㄓㄡ ㄅㄛˊ人名。(?~西元前169)?沛縣(今江蘇沛縣)?人。秦末跟隨劉邦起義,屢立軍功,封絳侯。后平呂氏之亂,迎文帝即位,拜右丞相,卒謚武。
英語 Zhou Bo (?-169 BC)?, military man and politician at the Qin-Han transition, a founding minister of Western Han
周勃 (漢初將領、漢文帝時丞相)
周勃(?—前169年),西漢開國將領、宰相。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隨劉邦起兵反秦,以軍功拜為將軍,賜爵威武侯。在隨劉邦由漢中進取關中時,擊趙賁,敗章平,圍章邯,屢建戰功。楚漢成皋之戰中周勃先留鎮關(今陜西商洛西北)重地,后率軍投入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主要戰場作戰,與項羽正面對峙。先后攻取曲逆(今河北順平縣東南)等地,占領泗水、東海兩郡(今皖北、蘇北一帶),凡得二十二縣。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受封絳侯。繼因討平韓信叛亂有功,升為太尉。劉邦死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
劉邦死后,呂后專權,呂后死后,周勃與陳平等合謀智奪呂祿軍權,一舉謀滅呂氏諸王,擁立文帝,后官至右丞相。但不久,即因不勝任去職,左丞相陳平獨任丞相。次年,丞相陳平去世,周勃再任丞相,旋及罷相,太尉灌嬰接任丞相。
漢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謚號為武侯。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勃】:[bó]1.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興起的樣子,如“勃勃作色”)。2.變色的樣子:勃騰騰(怒氣上沖的樣子)。3.旺盛,興起:勃起。勃發。勃蓬。[bèi]古同“悖”,違背事理,惑亂糊涂。
呂后死,諸呂謀反,為陳平、周勃平定。
周勃發狠地一咬牙幫骨,好象一不作二不休地說:“我給你們透露點內部情況,也不怕你們透露出去,反正我們已經是拴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誰也別想自己溜掉。
周勃,厚重少文,將來安定劉氏天下的一定是他!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周勃飛快地向吊瓶里注入了呼吸興奮劑可拉明和洛貝林并調快滴速。
周勃原生活在社會底層,年青時靠編織蠶箔為生,有時為辦喪事的人家吹簫奏樂掙些錢補貼生計。
西漢大將周勃因被人誣告下獄,盡管他是“除呂安劉”功名蓋世的右丞相,但一入囹圄即受獄吏“侵辱”。
我給周勃一使眼色,倆人上去就把老頭兒給拎起來,湊到了斗子上面,威脅道:“你說不說,再不說就把你扔進去跟這位美女睡一覺!”。
夏侯嬰、周勃,你二人擔任本食坊綜合辦主任,見縫插針,有事就做,沒事也得給我找點事做。
誠實忠厚的人,才能夠拜托大事,所以安定劉氏天下的,必定是絳侯周勃,謹慎小心的人,才能夠成就大業,所以振興漢重天下的,必定是武侯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