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朔餼羊的讀音 告朔餼羊的意思
【解釋】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一只羊應付一下。后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出處】《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愾羊。”【示例】不過外蒙古一部分,已不啻~,名存實亡了。(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十八回)
- 告
- 朔
- 餼
- 羊
“告朔餼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ù shuò xì yáng]
- 漢字注音:
- ㄍㄨˋ ㄕㄨㄛˋ ㄒㄧˋ ㄧㄤˊ
- 簡繁字形:
- 告朔餼羊
- 是否常用:
- 否
“告朔餼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朱熹集注:"告朔之禮,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頒來歲十二月之朔于諸侯,諸侯受而藏之祖廟。月朔,則以特羊告廟,請而行之。魯自文公始不視朔,而有司猶供此羊,故子貢欲去之。"后人因以"告朔餼羊"比喻形同虛設。亦省作"告朔"。 辭典解釋
告朔餼羊 gù shuò xì yáng ㄍㄨˋ ㄕㄨㄛˋ ㄒㄧˋ ㄧㄤˊ 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年終時,將來年歷書頒給諸侯,諸侯將它藏在袓廟中,每月朔日,以活羊告祭于廟,然后聽政。語出《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后比喻徒有形式或虛應故事。如:「現代人對于慎終追遠一事,大多抱著告朔餼羊的心態。」也作「告朔羊存」、「餼羊告朔」。
網絡解釋
【解釋】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一只羊應付一下。后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
【出處】《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愾羊。”
【示例】不過外蒙古一部分,已不啻~,名存實亡了。(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十八回)
“告朔餼羊”的單字解釋
【告】:1.把事情向人陳述、解說:告訴。告知。廣告。報告。通告。忠告。2.向國家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狀。到法院去告他。3.為了某事而請求:告假。告貸。4.表明:告辭。自告奮勇。5.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的實現:告成。告罄。告一段落。事情已告結束。6.姓。
【朔】:1.農歷每月初一。2.北:朔風。朔方。
【餼】:同“餼”。
【羊】:[yáng]1.哺乳動物,反芻類,一般頭上有一對角,品種很多:綿羊。黃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腸線。羊腸小道。2.姓。[xiáng]古同“祥”,吉祥。
“告朔餼羊”的相關詞語
* 告朔餼羊的讀音是:gù shuò xì yáng,告朔餼羊的意思:【解釋】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一只羊應付一下。后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出處】《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愾羊。”【示例】不過外蒙古一部分,已不啻~,名存實亡了。(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十八回)
基本解釋
《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朱熹集注:"告朔之禮,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頒來歲十二月之朔于諸侯,諸侯受而藏之祖廟。月朔,則以特羊告廟,請而行之。魯自文公始不視朔,而有司猶供此羊,故子貢欲去之。"后人因以"告朔餼羊"比喻形同虛設。亦省作"告朔"。辭典解釋
告朔餼羊 gù shuò xì yáng ㄍㄨˋ ㄕㄨㄛˋ ㄒㄧˋ ㄧㄤˊ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年終時,將來年歷書頒給諸侯,諸侯將它藏在袓廟中,每月朔日,以活羊告祭于廟,然后聽政。語出《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后比喻徒有形式或虛應故事。如:「現代人對于慎終追遠一事,大多抱著告朔餼羊的心態。」也作「告朔羊存」、「餼羊告朔」。
【解釋】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一只羊應付一下。后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
【出處】《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愾羊。”
【示例】不過外蒙古一部分,已不啻~,名存實亡了。(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十八回)
【告】:1.把事情向人陳述、解說:告訴。告知。廣告。報告。通告。忠告。2.向國家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狀。到法院去告他。3.為了某事而請求:告假。告貸。4.表明:告辭。自告奮勇。5.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的實現:告成。告罄。告一段落。事情已告結束。6.姓。
【朔】:1.農歷每月初一。2.北:朔風。朔方。
【餼】:同“餼”。
【羊】:[yáng]1.哺乳動物,反芻類,一般頭上有一對角,品種很多:綿羊。黃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腸線。羊腸小道。2.姓。[xiáng]古同“祥”,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