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體的讀音 同光體的意思
同光體 近代學古詩派之一。“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緒”兩個年號。光緒九年(1883)至十二年間,鄭孝胥、陳衍開始標榜此詩派之名,宣稱指“同、光以來詩人不墨守盛唐者”,隨著后期大批文人等追捧,“同光體”逐漸成為一種成型的詩風。
- 同
- 光
- 體
“同光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óng guāng tǐ]
- 漢字注音:
- ㄊㄨㄙˊ ㄍㄨㄤ ㄊㄧˇ
- 簡繁字形:
- 同光體
- 是否常用:
- 否
“同光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同治﹑光緒年間的詩歌流派。其作品刻意模仿宋詩的江西派。代表作家有陳三立﹑陳衍等。
網絡解釋
同光體
近代學古詩派之一。“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緒”兩個年號。光緒九年(1883)至十二年間,鄭孝胥、陳衍開始標榜此詩派之名,宣稱指“同、光以來詩人不墨守盛唐者”,隨著后期大批文人等追捧,“同光體”逐漸成為一種成型的詩風。
“同光體”的單字解釋
【同】:[tóng]1.相同;一樣:同類。同歲。同工同酬。大同小異。條件不同。同是一雙手,我為什么干不過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會同。陪同。4.一同;一齊(從事):同甘苦,共患難。我們倆同住一個宿舍。5.引進動作的對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眾商量。6.引進比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樣聰明。今年的氣候同往年不一樣。7.表示與某事有無聯系,跟“跟”相同:他同這件事無關。8.表示替人做事,跟“給”相同: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著。你別著急,我同你出個主意。9.表示聯合關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見〖胡同〗。
【光】:1.通常指照在物體上,使人能看見物體的那種物質,如太陽光、燈光、月光,以及看不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等。也叫光波、光線。2.景物:風光。春光明媚。3.光彩;榮譽:為國增光。4.比喻好處:沾光。叨光。借光。5.敬辭,表示光榮,用于對方來臨:光臨。光顧。6.光大;使顯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澤。8.光滑;光溜:磨光。這種紙很光。9.一點兒不剩;全沒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敵人消滅光。10.姓。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同光體”的相關詞語
* 同光體的讀音是:tóng guāng tǐ,同光體的意思:同光體 近代學古詩派之一。“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緒”兩個年號。光緒九年(1883)至十二年間,鄭孝胥、陳衍開始標榜此詩派之名,宣稱指“同、光以來詩人不墨守盛唐者”,隨著后期大批文人等追捧,“同光體”逐漸成為一種成型的詩風。
基本解釋
清同治﹑光緒年間的詩歌流派。其作品刻意模仿宋詩的江西派。代表作家有陳三立﹑陳衍等。同光體
近代學古詩派之一。“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緒”兩個年號。光緒九年(1883)至十二年間,鄭孝胥、陳衍開始標榜此詩派之名,宣稱指“同、光以來詩人不墨守盛唐者”,隨著后期大批文人等追捧,“同光體”逐漸成為一種成型的詩風。【同】:[tóng]1.相同;一樣:同類。同歲。同工同酬。大同小異。條件不同。同是一雙手,我為什么干不過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會同。陪同。4.一同;一齊(從事):同甘苦,共患難。我們倆同住一個宿舍。5.引進動作的對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眾商量。6.引進比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樣聰明。今年的氣候同往年不一樣。7.表示與某事有無聯系,跟“跟”相同:他同這件事無關。8.表示替人做事,跟“給”相同: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著。你別著急,我同你出個主意。9.表示聯合關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見〖胡同〗。
【光】:1.通常指照在物體上,使人能看見物體的那種物質,如太陽光、燈光、月光,以及看不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等。也叫光波、光線。2.景物:風光。春光明媚。3.光彩;榮譽:為國增光。4.比喻好處:沾光。叨光。借光。5.敬辭,表示光榮,用于對方來臨:光臨。光顧。6.光大;使顯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澤。8.光滑;光溜:磨光。這種紙很光。9.一點兒不剩;全沒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敵人消滅光。10.姓。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