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司天臺的讀音 司天臺的意思

    司天臺 司天臺,官署名。古代觀測記錄天文氣象、制定頒發歷法,兼掌天文歷法知識傳授的國家機構。周置太史,秦漢設太史令,隋改太史監,唐初為太史局, 隸秘書省。武則天時稱渾天監及渾儀監。天寶元年(742)改稱太史監。乾元元年(758)建置司天臺,不隸秘書省,成為獨立的國家天文機構。置歷博士(保章正)一人,教授歷法;天文博士(靈臺郎)二人,教授天文氣象;漏刻博士六人(或九人),教授計時技術。
    • tiān
    • tāi

    “司天臺”的讀音

    拼音讀音
    [sī tiān tāi]
    漢字注音:
    ㄙ ㄊㄧㄢ ㄊㄞ
    簡繁字形:
    司天臺
    是否常用:

    “司天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官署名。掌管觀察天象﹑考定歷數等職。歷代設置專官,稱太史令。隋改太史監,唐初改為太史局,以后名稱屢改,有秘書閣局﹑渾天監﹑渾儀監﹑太史監等名。至唐肅宗干元元年改為司天臺。除占候天象外,并預造來年歷頒于天下。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二》。 2.猶天文臺。又稱觀天臺。觀測天象的建筑。

    網絡解釋

    司天臺

    司天臺,官署名。古代觀測記錄天文氣象、制定頒發歷法,兼掌天文歷法知識傳授的國家機構。周置太史,秦漢設太史令,隋改太史監,唐初為太史局, 隸秘書省。武則天時稱渾天監及渾儀監。天寶元年(742)改稱太史監。乾元元年(758)建置司天臺,不隸秘書省,成為獨立的國家天文機構。置歷博士(保章正)一人,教授歷法;天文博士(靈臺郎)二人,教授天文氣象;漏刻博士六人(或九人),教授計時技術。

    “司天臺”的單字解釋

    】:1.主持;操作;經營:司機。司爐。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級機關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部低,比處高):人事司。外交部禮賓司。3.姓。
    】:1.天空:頂天立地。太陽一出滿天紅。2.位置在頂部的;凌空架設的:天棚。天窗。天橋。3.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今天。過了冬至,天越來越長了。4.用于計算天數: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點兒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五更天。天兒還早呢。6.季節:春天。冷天。三伏天。黃梅天。7.天氣:陰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資。天足。9.自然界:天災。人定勝天。10.姓。
    】:姓。

    “司天臺”的相關詞語

    * 司天臺的讀音是:sī tiān tāi,司天臺的意思:司天臺 司天臺,官署名。古代觀測記錄天文氣象、制定頒發歷法,兼掌天文歷法知識傳授的國家機構。周置太史,秦漢設太史令,隋改太史監,唐初為太史局, 隸秘書省。武則天時稱渾天監及渾儀監。天寶元年(742)改稱太史監。乾元元年(758)建置司天臺,不隸秘書省,成為獨立的國家天文機構。置歷博士(保章正)一人,教授歷法;天文博士(靈臺郎)二人,教授天文氣象;漏刻博士六人(或九人),教授計時技術。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