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的讀音 古訓的意思
古訓 (漢語詞語)古訓是指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準則、古代流傳下來的典籍或可以作為準繩的話。《詩·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儀是力。” 鄭玄 箋:“故訓,先王之遺典也。” 漢 孔臧 《與從弟引安國書》:“舊章潛於壁室,正於紛擾之際,欻爾而見,俗儒結舌,古訓復申。”
- 古
- 訓
“古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ǔ xùn]
- 漢字注音:
- ㄍㄨˇ ㄒㄩㄣˋ
- 簡繁字形:
- 古訓
- 是否常用:
- 是
“古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訓 gǔxùn
[ancient maxims or precepts] 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準則
問他為什么,他總是說古訓如此
辭典解釋
古訓 gǔ xùn ㄍㄨˇ ㄒㄩㄣˋ 可為后世師法準則的古語。
如:「古訓必有其道理,不可恣意詆毀。」
先王的遺典。
《書經.畢命》:「不由古訓,于何其訓?」
古代文字的訓詁。
網絡解釋
古訓 (漢語詞語)
古訓是指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準則、古代流傳下來的典籍或可以作為準繩的話。《詩·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儀是力。” 鄭玄 箋:“故訓,先王之遺典也。” 漢 孔臧 《與從弟引安國書》:“舊章潛於壁室,正於紛擾之際,欻爾而見,俗儒結舌,古訓復申。”
“古訓”的單字解釋
【古】:1.古代(跟“今”相對):遠古。厚今薄古。2.經歷多年的:古畫。古城。這座廟古得很。3.具有古代風格的:古拙。古樸。4.真摯純樸:人心不古。5.古體詩:五古。七古。6.姓。
【訓】:1.教導;訓誡:教訓。訓話。訓詞。訓了他一頓。挨了一通訓。2.教導或訓誡的話:家訓。遺訓。3.訓練:培訓。輪訓。軍訓。4.準則:不足為訓。5.解釋(詞義):訓詁。6.姓。
“古訓”的相關成語
“古訓”的相關詞語
“古訓”造句
切記有所得就有所失,而有所失就有所得的古訓,錢沒有了還可以再賺,天下自有賺不完的錢和商業機會,所以何妨在金錢與利益面前大度一些?更何況,更大的商業機會正在等著你去把握呢。
群眾是水,干部是舟。千年古訓記在心頭,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
親賢遠小乃古訓,選賢任能民心安。
他家的古訓,從不和人打架斗毆、使橫撒潑、爭勇斗狠的,動轍以拳腿相加、大打出手更是為君子所嗤之以鼻不屑置辯的。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是中國人民有益的古訓。
本著歸正首丘的古訓,我一定要將伯父的遺體運回故鄉。
這位通古達今的陳宮,聰明一世,卻忘了一句古訓:"良鳥擇樹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于古音、古訓考究淹通是黃生的學術根底之所在。
我總記得一句古訓: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古訓的讀音是:gǔ xùn,古訓的意思:古訓 (漢語詞語)古訓是指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準則、古代流傳下來的典籍或可以作為準繩的話。《詩·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儀是力。” 鄭玄 箋:“故訓,先王之遺典也。” 漢 孔臧 《與從弟引安國書》:“舊章潛於壁室,正於紛擾之際,欻爾而見,俗儒結舌,古訓復申。”
基本解釋
古訓 gǔxùn
[ancient maxims or precepts] 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準則
問他為什么,他總是說古訓如此
辭典解釋
古訓 gǔ xùn ㄍㄨˇ ㄒㄩㄣˋ可為后世師法準則的古語。
如:「古訓必有其道理,不可恣意詆毀。」
先王的遺典。
《書經.畢命》:「不由古訓,于何其訓?」
古代文字的訓詁。
古訓 (漢語詞語)
古訓是指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準則、古代流傳下來的典籍或可以作為準繩的話。《詩·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儀是力。” 鄭玄 箋:“故訓,先王之遺典也。” 漢 孔臧 《與從弟引安國書》:“舊章潛於壁室,正於紛擾之際,欻爾而見,俗儒結舌,古訓復申。”
【古】:1.古代(跟“今”相對):遠古。厚今薄古。2.經歷多年的:古畫。古城。這座廟古得很。3.具有古代風格的:古拙。古樸。4.真摯純樸:人心不古。5.古體詩:五古。七古。6.姓。
【訓】:1.教導;訓誡:教訓。訓話。訓詞。訓了他一頓。挨了一通訓。2.教導或訓誡的話:家訓。遺訓。3.訓練:培訓。輪訓。軍訓。4.準則:不足為訓。5.解釋(詞義):訓詁。6.姓。
切記有所得就有所失,而有所失就有所得的古訓,錢沒有了還可以再賺,天下自有賺不完的錢和商業機會,所以何妨在金錢與利益面前大度一些?更何況,更大的商業機會正在等著你去把握呢。
群眾是水,干部是舟。千年古訓記在心頭,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
親賢遠小乃古訓,選賢任能民心安。
他家的古訓,從不和人打架斗毆、使橫撒潑、爭勇斗狠的,動轍以拳腿相加、大打出手更是為君子所嗤之以鼻不屑置辯的。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是中國人民有益的古訓。
本著歸正首丘的古訓,我一定要將伯父的遺體運回故鄉。
這位通古達今的陳宮,聰明一世,卻忘了一句古訓:"良鳥擇樹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于古音、古訓考究淹通是黃生的學術根底之所在。
我總記得一句古訓:生于憂患,死于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