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語辭的讀音 發語辭的意思
發語辭 語出:郭璞 《序》“夫爾雅者” 宋 邢昺 疏:“夫者,發語辭,亦指示語。”亦作“ 發語詞 ”。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發語詞》:“經書發語詞,《尚書》最多,都、俞、吁、咨、嗟、猷等是也。”
- 發
- 語
- 辭
“發語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ā yǔ cí]
- 漢字注音:
- ㄈㄚ ㄩˇ ㄘˊ
- 簡繁字形:
- 發語辭
- 是否常用:
- 否
“發語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文言助詞的一種﹐用于一篇或一段文章的開頭。
網絡解釋
發語辭
語出:郭璞 《序》“夫爾雅者” 宋 邢昺 疏:“夫者,發語辭,亦指示語。”亦作“ 發語詞 ”。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發語詞》:“經書發語詞,《尚書》最多,都、俞、吁、咨、嗟、猷等是也。”
“發語辭”的單字解釋
【發】:[fā]1.送出;交付:發貨。分發。印發。發了一封信。2.發射:發炮。百發百中。3.產生;發生:發芽。發電。發水。發病。4.表達:發表。發布。發誓。發言。發議論。5.擴大;開展:發展。發揚。發育。6.因得到大量財物而興旺:發家。暴發戶。他這兩年跑買賣可發了。7.食物等因發酵或水浸而膨脹:面發了。發海參。8.放散;散開:發散。揮發。蒸發。9.揭露;打開:發現。揭發。發掘。10.姓。[fà]頭發:毛發。須發。白發。假發。理發。
【語】:[yǔ]1.話:語言。語音。漢語。外語。成語。千言萬語。2.說:細語。低語。不言不語。默默不語。3.諺語;成語:語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語言表示意思的動作或方式:手語。旗語。燈語。5.姓。[yù]告訴:不以語人。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
“發語辭”的相關詞語
* 發語辭的讀音是:fā yǔ cí,發語辭的意思:發語辭 語出:郭璞 《序》“夫爾雅者” 宋 邢昺 疏:“夫者,發語辭,亦指示語。”亦作“ 發語詞 ”。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發語詞》:“經書發語詞,《尚書》最多,都、俞、吁、咨、嗟、猷等是也。”
基本解釋
文言助詞的一種﹐用于一篇或一段文章的開頭。發語辭
語出:郭璞 《序》“夫爾雅者” 宋 邢昺 疏:“夫者,發語辭,亦指示語。”亦作“ 發語詞 ”。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發語詞》:“經書發語詞,《尚書》最多,都、俞、吁、咨、嗟、猷等是也。”【發】:[fā]1.送出;交付:發貨。分發。印發。發了一封信。2.發射:發炮。百發百中。3.產生;發生:發芽。發電。發水。發病。4.表達:發表。發布。發誓。發言。發議論。5.擴大;開展:發展。發揚。發育。6.因得到大量財物而興旺:發家。暴發戶。他這兩年跑買賣可發了。7.食物等因發酵或水浸而膨脹:面發了。發海參。8.放散;散開:發散。揮發。蒸發。9.揭露;打開:發現。揭發。發掘。10.姓。[fà]頭發:毛發。須發。白發。假發。理發。
【語】:[yǔ]1.話:語言。語音。漢語。外語。成語。千言萬語。2.說:細語。低語。不言不語。默默不語。3.諺語;成語:語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語言表示意思的動作或方式:手語。旗語。燈語。5.姓。[yù]告訴:不以語人。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