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的讀音 反觀的意思
反觀 反觀是北宋邵雍用語。指一種求知的方法。《伊川擊壤集·樂物吟》:“物有聲色氣味,人有耳目口鼻,萬物于人一身,反觀莫不全備。”認為人“目能收萬物之色,耳能收萬物之聲,鼻能收萬物之氣,口能收萬物之味”(《觀物內篇》二)。故天地萬物具備于一人之身,人的認識不必外求,只要反觀自身便可通曉一切。甚至天文、地理也可以從自己的指掌上反觀得到。“是以指節可以觀天,掌文可以察地,天地之理具乎指掌矣!”(《觀物外篇》下)為主觀唯心主義的認識方法。
- 反
- 觀
“反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ǎn guān]
- 漢字注音:
- ㄈㄢˇ ㄍㄨㄢ
- 簡繁字形:
- 反觀
- 是否常用:
- 否
“反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一種唯心的認識論。離開自己的感官和實踐,用所謂心和理去觀察世界。 2.猶反省。 辭典解釋
反觀 fǎn guān ㄈㄢˇ ㄍㄨㄢ 以另一個角度來觀看、觀察。
如:「當我們看見別人的優點時,應同時反觀自己,并見賢思齊。」
英語 by contrast, but as for this..., viewed from another angle, subjectively, introspection
德語 im Gegensatz zu
網絡解釋
反觀
反觀是北宋邵雍用語。指一種求知的方法。《伊川擊壤集·樂物吟》:“物有聲色氣味,人有耳目口鼻,萬物于人一身,反觀莫不全備。”認為人“目能收萬物之色,耳能收萬物之聲,鼻能收萬物之氣,口能收萬物之味”(《觀物內篇》二)。故天地萬物具備于一人之身,人的認識不必外求,只要反觀自身便可通曉一切。甚至天文、地理也可以從自己的指掌上反觀得到。“是以指節可以觀天,掌文可以察地,天地之理具乎指掌矣!”(《觀物外篇》下)為主觀唯心主義的認識方法。
“反觀”的單字解釋
【反】:1.顛倒的;方向相背的。與“正”相對: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動派:肅反。3.反抗;反對: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轉:反復。反敗為勝。5.推及:舉一反三。6.回;還:反擊。反問。7.副詞。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8.古同“返”。
“反觀”的相關詞語
* 反觀的讀音是:fǎn guān,反觀的意思:反觀 反觀是北宋邵雍用語。指一種求知的方法。《伊川擊壤集·樂物吟》:“物有聲色氣味,人有耳目口鼻,萬物于人一身,反觀莫不全備。”認為人“目能收萬物之色,耳能收萬物之聲,鼻能收萬物之氣,口能收萬物之味”(《觀物內篇》二)。故天地萬物具備于一人之身,人的認識不必外求,只要反觀自身便可通曉一切。甚至天文、地理也可以從自己的指掌上反觀得到。“是以指節可以觀天,掌文可以察地,天地之理具乎指掌矣!”(《觀物外篇》下)為主觀唯心主義的認識方法。
基本解釋
1.一種唯心的認識論。離開自己的感官和實踐,用所謂心和理去觀察世界。 2.猶反省。辭典解釋
反觀 fǎn guān ㄈㄢˇ ㄍㄨㄢ以另一個角度來觀看、觀察。
如:「當我們看見別人的優點時,應同時反觀自己,并見賢思齊。」
英語 by contrast, but as for this..., viewed from another angle, subjectively, introspection
德語 im Gegensatz zu
反觀
反觀是北宋邵雍用語。指一種求知的方法。《伊川擊壤集·樂物吟》:“物有聲色氣味,人有耳目口鼻,萬物于人一身,反觀莫不全備。”認為人“目能收萬物之色,耳能收萬物之聲,鼻能收萬物之氣,口能收萬物之味”(《觀物內篇》二)。故天地萬物具備于一人之身,人的認識不必外求,只要反觀自身便可通曉一切。甚至天文、地理也可以從自己的指掌上反觀得到。“是以指節可以觀天,掌文可以察地,天地之理具乎指掌矣!”(《觀物外篇》下)為主觀唯心主義的認識方法。【反】:1.顛倒的;方向相背的。與“正”相對: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動派:肅反。3.反抗;反對: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轉:反復。反敗為勝。5.推及:舉一反三。6.回;還:反擊。反問。7.副詞。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8.古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