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正的讀音 參正的意思
參正 cān zhèng 參正 參酌校正。 唐 孔穎達 《周易正義卷首·論重卦之人》:“仰觀俯察,以相參正。”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其從弟 練 于《五分律》譯出時為檀越。 佛馱什 執梵, 智勝 為譯, 道生 、 慧嚴 參正。”
- 參
- 正
“參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ān zhèng]
- 漢字注音:
- ㄘㄢ ㄓㄥˋ
- 簡繁字形:
- 參正
- 是否常用:
- 否
“參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參酌校正。
網絡解釋
參正
cān zhèng ㄘㄢ ㄓㄥˋ
參正
參酌校正。 唐 孔穎達 《周易正義卷首·論重卦之人》:“仰觀俯察,以相參正。”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其從弟 練 于《五分律》譯出時為檀越。 佛馱什 執梵, 智勝 為譯, 道生 、 慧嚴 參正。”
“參正”的單字解釋
【參】:[cān]1.羅列;並立。2.參與;參加。3.舊時下級按一定的禮節晉見上級。4.猶問候。5.檢驗;考索驗證。6.領悟;琢磨。7.彈劾。8.選拔;委派。9.高。參見“參寥”。10.間雜;雜亂。11.古時重量單位。12.同“驂”。陪乘或陪乘的人。[shēn]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2.中藥名。3.通常指人參。4.見“參參”。[cēn]見“參差”。[sān]同“三”。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參正”的相關詞語
* 參正的讀音是:cān zhèng,參正的意思:參正 cān zhèng 參正 參酌校正。 唐 孔穎達 《周易正義卷首·論重卦之人》:“仰觀俯察,以相參正。”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其從弟 練 于《五分律》譯出時為檀越。 佛馱什 執梵, 智勝 為譯, 道生 、 慧嚴 參正。”
基本解釋
參酌校正。參正
cān zhèng ㄘㄢ ㄓㄥˋ參正
參酌校正。 唐 孔穎達 《周易正義卷首·論重卦之人》:“仰觀俯察,以相參正。”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其從弟 練 于《五分律》譯出時為檀越。 佛馱什 執梵, 智勝 為譯, 道生 、 慧嚴 參正。”
【參】:[cān]1.羅列;並立。2.參與;參加。3.舊時下級按一定的禮節晉見上級。4.猶問候。5.檢驗;考索驗證。6.領悟;琢磨。7.彈劾。8.選拔;委派。9.高。參見“參寥”。10.間雜;雜亂。11.古時重量單位。12.同“驂”。陪乘或陪乘的人。[shēn]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2.中藥名。3.通常指人參。4.見“參參”。[cēn]見“參差”。[sān]同“三”。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