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征的讀音 卜征的意思
卜征 bǔ zhēng 卜征 占卜巡狩之吉兇。古時帝王五年一巡狩,先卜問吉兇,五年五卜,都得吉兆才出行。《左傳·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不習則增,修德而改卜。” 漢 張衡 《東京賦》:“卜征考祥,終然允淑。” 南朝 宋 顏延年 《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詩:“岳濱有和會,祥習在卜征。”
- 卜
- 征
“卜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ǔ zhēng]
- 漢字注音:
- ㄅㄨˇ ㄓㄥ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卜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占卜巡狩之吉兇。古時帝王五年一巡狩,先卜問吉兇,五年五卜,都得吉兆才出行。 辭典解釋
卜征 bǔ zhēng ㄅㄨˇ ㄓㄥ 占卜求問天子出巡的吉兇。
《左傳.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
《文選.張衡.東京賦》:「卜征考祥,終然允淑。」
英語 to ask oracle for war forecast
網絡解釋
卜征
bǔ zhēng ㄅㄨˇ ㄓㄥ
卜征
占卜巡狩之吉兇。古時帝王五年一巡狩,先卜問吉兇,五年五卜,都得吉兆才出行。《左傳·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不習則增,修德而改卜。” 漢 張衡 《東京賦》:“卜征考祥,終然允淑。” 南朝 宋 顏延年 《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詩:“岳濱有和會,祥習在卜征。”
“卜征”的單字解釋
【卜】:[bǔ]1.古人迷信,用火灼龜甲,以為看了那灼開的裂紋就可以推測出行事的吉兇。2.預料,估計,猜測:預卜。3.選擇(處所):卜宅。卜鄰。[bo]蘿卜。[pú]1.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名。即濮。2.同“仆”。見“卜人”。
【征】:1.走遠路(多指軍隊):征途。長征。2.征討:出征。南征北戰。3.政府召集人民服務:征兵。應征入伍。4.征收:征稅。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證明;證驗:文獻足征。信而有征。有實物可征。8.表露出來的跡象;現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卜征”的相關詞語
* 卜征的讀音是:bǔ zhēng,卜征的意思:卜征 bǔ zhēng 卜征 占卜巡狩之吉兇。古時帝王五年一巡狩,先卜問吉兇,五年五卜,都得吉兆才出行。《左傳·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不習則增,修德而改卜。” 漢 張衡 《東京賦》:“卜征考祥,終然允淑。” 南朝 宋 顏延年 《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詩:“岳濱有和會,祥習在卜征。”
基本解釋
占卜巡狩之吉兇。古時帝王五年一巡狩,先卜問吉兇,五年五卜,都得吉兆才出行。辭典解釋
卜征 bǔ zhēng ㄅㄨˇ ㄓㄥ占卜求問天子出巡的吉兇。
《左傳.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
《文選.張衡.東京賦》:「卜征考祥,終然允淑。」
英語 to ask oracle for war forecast
卜征
bǔ zhēng ㄅㄨˇ ㄓㄥ卜征
占卜巡狩之吉兇。古時帝王五年一巡狩,先卜問吉兇,五年五卜,都得吉兆才出行。《左傳·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不習則增,修德而改卜。” 漢 張衡 《東京賦》:“卜征考祥,終然允淑。” 南朝 宋 顏延年 《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詩:“岳濱有和會,祥習在卜征。”
【卜】:[bǔ]1.古人迷信,用火灼龜甲,以為看了那灼開的裂紋就可以推測出行事的吉兇。2.預料,估計,猜測:預卜。3.選擇(處所):卜宅。卜鄰。[bo]蘿卜。[pú]1.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名。即濮。2.同“仆”。見“卜人”。
【征】:1.走遠路(多指軍隊):征途。長征。2.征討:出征。南征北戰。3.政府召集人民服務:征兵。應征入伍。4.征收:征稅。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證明;證驗:文獻足征。信而有征。有實物可征。8.表露出來的跡象;現象:征候。象征。特征。“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