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的讀音 博通的意思
博通 (漢語詞語)博通 拼音:bó tōng 注音:ㄅㄛˊ ㄊㄨㄙ (1).廣泛地通曉。亦謂廣具各種知識。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國有博通之士,則人主尊。” 宋 葉適 《惠州姜公墓志銘》:“二公博通古事。” 清 王士禛 《居易錄》:“女子博通百家二氏(釋道)之書,不僅諸經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九節:“ 司馬遷 繼承 司馬談 家學,又博通古今經學。” (2).高大挺直。 漢 陸賈 《新語·資質》:“﹝楩柟豫章﹞精捍直理,密致博通,蟲蝎不能穿,水濕不能傷。”
- 博
- 通
“博通”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ó tōng]
- 漢字注音:
- ㄅㄛˊ ㄊㄨㄥ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博通”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廣泛地通曉。亦謂廣具各種知識。 2.高大挺直。
網絡解釋
博通 (漢語詞語)
博通
拼音:bó tōng
注音:ㄅㄛˊ ㄊㄨㄙ
(1).廣泛地通曉。亦謂廣具各種知識。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國有博通之士,則人主尊。”
宋 葉適 《惠州姜公墓志銘》:“二公博通古事。”
清 王士禛 《居易錄》:“女子博通百家二氏(釋道)之書,不僅諸經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九節:“ 司馬遷 繼承 司馬談 家學,又博通古今經學。”
(2).高大挺直。
漢 陸賈 《新語·資質》:“﹝楩柟豫章﹞精捍直理,密致博通,蟲蝎不能穿,水濕不能傷。”
“博通”的單字解釋
【博】:1.(量)多;豐富:淵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曉:博古通今。3.大:寬衣博帶。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歡心。6.古代的一種棋戲,后來泛指賭博:博徒。博局。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博通”的相關成語
“博通”的相關詞語
* 博通的讀音是:bó tōng,博通的意思:博通 (漢語詞語)博通 拼音:bó tōng 注音:ㄅㄛˊ ㄊㄨㄙ (1).廣泛地通曉。亦謂廣具各種知識。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國有博通之士,則人主尊。” 宋 葉適 《惠州姜公墓志銘》:“二公博通古事。” 清 王士禛 《居易錄》:“女子博通百家二氏(釋道)之書,不僅諸經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九節:“ 司馬遷 繼承 司馬談 家學,又博通古今經學。” (2).高大挺直。 漢 陸賈 《新語·資質》:“﹝楩柟豫章﹞精捍直理,密致博通,蟲蝎不能穿,水濕不能傷。”
基本解釋
1.廣泛地通曉。亦謂廣具各種知識。 2.高大挺直。博通 (漢語詞語)
博通拼音:bó tōng
注音:ㄅㄛˊ ㄊㄨㄙ
(1).廣泛地通曉。亦謂廣具各種知識。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國有博通之士,則人主尊。”
宋 葉適 《惠州姜公墓志銘》:“二公博通古事。”
清 王士禛 《居易錄》:“女子博通百家二氏(釋道)之書,不僅諸經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九節:“ 司馬遷 繼承 司馬談 家學,又博通古今經學。”
(2).高大挺直。
漢 陸賈 《新語·資質》:“﹝楩柟豫章﹞精捍直理,密致博通,蟲蝎不能穿,水濕不能傷。”
【博】:1.(量)多;豐富:淵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曉:博古通今。3.大:寬衣博帶。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歡心。6.古代的一種棋戲,后來泛指賭博:博徒。博局。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