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博糴的讀音 博糴的意思

    博糴 bó dí 宋代糧食政策之一。糧缺時,官府將倉庫里的余糧低價賣出,用高價買進民間的絲﹑綿﹑綾﹑絹等,到秋收后再用銀﹑絲﹑絹等物兌換糧食,以平定物價。參閱《宋史.食貨志上三》﹑《文獻通考.市糴考》。

    “博糴”的讀音

    拼音讀音
    [bó dí]
    漢字注音:
    ㄅㄛˊ ㄉㄧˊ
    簡繁字形:
    博糴
    是否常用:

    “博糴”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宋代糧食政策之一。糧缺時,官府將倉庫里的余糧低價賣出,用高價買進民間的絲﹑綿﹑綾﹑絹等,到秋收后再用銀﹑絲﹑絹等物兌換糧食,以平定物價。參閱《宋史.食貨志上三》﹑《文獻通考.市糴考》。

    網絡解釋

    博糴

    bó dí
    宋代糧食政策之一。糧缺時,官府將倉庫里的余糧低價賣出,用高價買進民間的絲﹑綿﹑綾﹑絹等,到秋收后再用銀﹑絲﹑絹等物兌換糧食,以平定物價。參閱《宋史.食貨志上三》﹑《文獻通考.市糴考》。

    “博糴”的單字解釋

    】:1.(量)多;豐富:淵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曉:博古通今。3.大:寬衣博帶。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歡心。6.古代的一種棋戲,后來泛指賭博:博徒。博局。
    】:買進(糧食)(跟“糶”相對):糴麥子。

    “博糴”的相關詞語

    * 博糴的讀音是:bó dí,博糴的意思:博糴 bó dí 宋代糧食政策之一。糧缺時,官府將倉庫里的余糧低價賣出,用高價買進民間的絲﹑綿﹑綾﹑絹等,到秋收后再用銀﹑絲﹑絹等物兌換糧食,以平定物價。參閱《宋史.食貨志上三》﹑《文獻通考.市糴考》。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