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施北宋的讀音 南施北宋的意思
南施北宋 南施指安徽宣城的施閏章(1618—1683),北宋指的是山東萊陽的宋琬(1614—1673)。二人是較早在清庭應仕、出仕,主要生活在順治康熙時期的詩人。有關兩人的成就,大詩人王士禎說:“康熙以來詩人,無出南施北宋之右。”
- 南
- 施
- 北
- 宋
“南施北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nán shī běi sòng]
- 漢字注音:
- ㄋㄢˊ ㄕ ㄅㄟˇ ㄙㄨㄙ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南施北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初安徽宣城施閏章與山東萊陽宋琬,并有詩名,故稱。
網絡解釋
南施北宋
南施指安徽宣城的施閏章(1618—1683),北宋指的是山東萊陽的宋琬(1614—1673)。二人是較早在清庭應仕、出仕,主要生活在順治康熙時期的詩人。有關兩人的成就,大詩人王士禎說:“康熙以來詩人,無出南施北宋之右。”
“南施北宋”的單字解釋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施】:1.施行2.;施展:實施。措施。施工。無計可施。3.給予:施禮。施壓力。4.施舍:施診。施與。5.在物體上加某種東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宋】: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86)。在今河南商丘一帶。為齊所滅。2.朝代名。1.南朝之一(420—479)。劉裕滅東晉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宋,史稱劉宋。為南齊所滅。2.(960—1279)趙匡胤滅五代后周建立。建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國號宋,史稱北宋。1127年4月為金所滅。5月趙構重建政權,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1279年為元所滅。北宋、南宋合稱兩宋。3.響度單位。一毫宋約相當于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音響度。舊寫作??。
“南施北宋”的相關詞語
* 南施北宋的讀音是:nán shī běi sòng,南施北宋的意思:南施北宋 南施指安徽宣城的施閏章(1618—1683),北宋指的是山東萊陽的宋琬(1614—1673)。二人是較早在清庭應仕、出仕,主要生活在順治康熙時期的詩人。有關兩人的成就,大詩人王士禎說:“康熙以來詩人,無出南施北宋之右。”
基本解釋
清初安徽宣城施閏章與山東萊陽宋琬,并有詩名,故稱。南施北宋
南施指安徽宣城的施閏章(1618—1683),北宋指的是山東萊陽的宋琬(1614—1673)。二人是較早在清庭應仕、出仕,主要生活在順治康熙時期的詩人。有關兩人的成就,大詩人王士禎說:“康熙以來詩人,無出南施北宋之右。”【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施】:1.施行2.;施展:實施。措施。施工。無計可施。3.給予:施禮。施壓力。4.施舍:施診。施與。5.在物體上加某種東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宋】: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86)。在今河南商丘一帶。為齊所滅。2.朝代名。1.南朝之一(420—479)。劉裕滅東晉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宋,史稱劉宋。為南齊所滅。2.(960—1279)趙匡胤滅五代后周建立。建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國號宋,史稱北宋。1127年4月為金所滅。5月趙構重建政權,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1279年為元所滅。北宋、南宋合稱兩宋。3.響度單位。一毫宋約相當于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音響度。舊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