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高能賦的讀音 升高能賦的意思
升高能賦 shēng gāo néng fù 升高能賦(升高能賦) 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所見。《詩·鄘風·定之方中》“終然允臧” 毛 傳:“升高能賦,師旅能誓……可以為大夫。” 孔穎達 疏:“升高能賦者,謂升高有所見,能為詩賦其形狀鋪陳其事勢也。” 晉 左思 《三都賦》:“升高能賦者,頌其所見也。”
- 升
- 高
- 能
- 賦
“升高能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ēng gāo néng fù]
- 漢字注音:
- ㄕㄥ ㄍㄠ ㄣㄥˊ ㄈㄨˋ
- 簡繁字形:
- 升高能賦
- 是否常用:
- 否
“升高能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所見。
網絡解釋
升高能賦
shēng gāo néng fù ㄕㄥ ㄍㄠ ㄣㄥˊ ㄈㄨˋ
升高能賦(升高能賦)
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所見。《詩·鄘風·定之方中》“終然允臧” 毛 傳:“升高能賦,師旅能誓……可以為大夫。” 孔穎達 疏:“升高能賦者,謂升高有所見,能為詩賦其形狀鋪陳其事勢也。” 晉 左思 《三都賦》:“升高能賦者,頌其所見也。”
“升高能賦”的單字解釋
【升】:1.由低往高移動(跟“降”相對):升旗。上升。旭日東升。2.(等級)提高(跟“降”相對):升級。3.容量單位,符號L(l)。1升等于1000毫升。4.容量單位,10合(gě)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1市升合1升。5.量糧食的器具,容量為斗的十分之一。6.姓。
【高】: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無能之輩。2.能量的簡稱。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勞。這幾個人就數他能。4.a)“能”表示具備某種能力或達到某種效率,“會”表示學得某種本領。初次學會某種動作用“會”,恢復某種能力用“能”:小弟弟會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備某種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會”:能寫會算。達到某種效率,用“能”,不用“會”:她一分鐘能打一百五十個字。b)名詞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話只用“會”:能詩善畫。會英文。會象棋。c)跟“不…不”組成雙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須,“不會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來啊!。他不會不來的。在疑問或揣測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會)不答應吧?d)對于尚未實現的自然現象的推測,用“能(夠)”,不用“可(以)”:這雨能下長么?e)用在跟某些動詞結合表示被動的可能性時,用“可”,不用“能”:我們是不可戰勝的。[nài]1.同“耐”。2.姓。
【賦】:1.(上對下)交給:賦予。2.舊時指農業稅:田賦。賦稅。3.征收(賦稅):賦以重稅。4.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5.做(詩、詞):賦詩一首。
“升高能賦”的相關詞語
* 升高能賦的讀音是:shēng gāo néng fù,升高能賦的意思:升高能賦 shēng gāo néng fù 升高能賦(升高能賦) 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所見。《詩·鄘風·定之方中》“終然允臧” 毛 傳:“升高能賦,師旅能誓……可以為大夫。” 孔穎達 疏:“升高能賦者,謂升高有所見,能為詩賦其形狀鋪陳其事勢也。” 晉 左思 《三都賦》:“升高能賦者,頌其所見也。”
基本解釋
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所見。升高能賦
shēng gāo néng fù ㄕㄥ ㄍㄠ ㄣㄥˊ ㄈㄨˋ升高能賦(升高能賦)
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所見。《詩·鄘風·定之方中》“終然允臧” 毛 傳:“升高能賦,師旅能誓……可以為大夫。” 孔穎達 疏:“升高能賦者,謂升高有所見,能為詩賦其形狀鋪陳其事勢也。” 晉 左思 《三都賦》:“升高能賦者,頌其所見也。”
【升】:1.由低往高移動(跟“降”相對):升旗。上升。旭日東升。2.(等級)提高(跟“降”相對):升級。3.容量單位,符號L(l)。1升等于1000毫升。4.容量單位,10合(gě)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1市升合1升。5.量糧食的器具,容量為斗的十分之一。6.姓。
【高】: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無能之輩。2.能量的簡稱。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勞。這幾個人就數他能。4.a)“能”表示具備某種能力或達到某種效率,“會”表示學得某種本領。初次學會某種動作用“會”,恢復某種能力用“能”:小弟弟會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備某種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會”:能寫會算。達到某種效率,用“能”,不用“會”:她一分鐘能打一百五十個字。b)名詞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話只用“會”:能詩善畫。會英文。會象棋。c)跟“不…不”組成雙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須,“不會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來啊!。他不會不來的。在疑問或揣測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會)不答應吧?d)對于尚未實現的自然現象的推測,用“能(夠)”,不用“可(以)”:這雨能下長么?e)用在跟某些動詞結合表示被動的可能性時,用“可”,不用“能”:我們是不可戰勝的。[nài]1.同“耐”。2.姓。
【賦】:1.(上對下)交給:賦予。2.舊時指農業稅:田賦。賦稅。3.征收(賦稅):賦以重稅。4.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5.做(詩、詞):賦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