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的讀音 千字文的意思
千字文 (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復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并譯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中國大陸實行簡化字、歸并異體字后,其簡體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個相異漢字。
- 千
- 字
- 文
“千字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iān zì wén]
- 漢字注音:
- ㄑㄧㄢ ㄗˋ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千字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中國舊時的蒙學課本。梁周興嗣撰。拓取王羲之遺書不同的字一千個,編為四言韻語。內容為有關自然、社會、歷史、倫理、教育等知識。有多種續編本、改編本。辭典解釋
千字文 qiān zì wén ㄑㄧㄢ ㄗˋ ㄨㄣˊ 書名。南朝梁周興嗣所撰,以一千個不同的單字所寫成,每四字一句,對偶押韻,以便于背誦,是舊時兒童啟蒙時必讀的書。
晉王羲之有〈千字文帖〉,后代書法家如隋釋智永、唐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均有臨本,其中以釋智永的臨池功夫最深,溫厚古雅,別具面目;而釋懷素所書小草〈千字文〉,藏奇崛于平正之內,為唐代中葉今草的代表作。
英語 Thousand Character Classic, 6th century poem used as a traditional reading primer
德語 Tausend-Zeichen-Klassiker (S)?
法語 Classique des Mille Caractères
網絡解釋
千字文 (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
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復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并譯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中國大陸實行簡化字、歸并異體字后,其簡體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個相異漢字。
“千字文”的單字解釋
【千】:1.數目。十個一百。2.比喻很多:千錘百煉。3.“秋千”的“千”。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千字文”的相關成語
“千字文”的相關詞語
“千字文”造句
明后天您就要去科舉了拿千字文做什么?
要求他從小背誦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和唐詩三百首,一次背誦的量并不多。
只是讓兩位翰林來給娃娃開蒙,講這《千字文》什么的,當真是大材小用了。
但一品文運的石刻《千字文》一出,就連二十多歲的大小伙子都擠進來聽課。
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孤陋寡聞,愚蒙等誚,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一本《千字文》,一本《論語》,還有《大學》、《中庸》以及一枝廉價的毛筆,一個燒制極不規則的硯臺,還有一塊墨棒一些廢紙。
三指三字經,百指百家姓,千指千字文,三百千是明際孩童蒙學基礎識字教材,而雜字教學更在三百千之前。
【成語千字文】從古至今(精)……小說:掌控。
后來有人以為此理亙古不變,以致寫文章,哪怕是千字文,也要體現這九與一之比,勸百諷一,弄得雜文難寫,不少人還因此罹禍。
我興奮地瞪大眼睛,反復地讀這篇和板擦兒差不多大的千字文,心潮如海浪般起伏。
* 千字文的讀音是:qiān zì wén,千字文的意思:千字文 (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復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并譯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中國大陸實行簡化字、歸并異體字后,其簡體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個相異漢字。
基本解釋
中國舊時的蒙學課本。梁周興嗣撰。拓取王羲之遺書不同的字一千個,編為四言韻語。內容為有關自然、社會、歷史、倫理、教育等知識。有多種續編本、改編本。辭典解釋
千字文 qiān zì wén ㄑㄧㄢ ㄗˋ ㄨㄣˊ書名。南朝梁周興嗣所撰,以一千個不同的單字所寫成,每四字一句,對偶押韻,以便于背誦,是舊時兒童啟蒙時必讀的書。
晉王羲之有〈千字文帖〉,后代書法家如隋釋智永、唐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均有臨本,其中以釋智永的臨池功夫最深,溫厚古雅,別具面目;而釋懷素所書小草〈千字文〉,藏奇崛于平正之內,為唐代中葉今草的代表作。
英語 Thousand Character Classic, 6th century poem used as a traditional reading primer
德語 Tausend-Zeichen-Klassiker (S)?
法語 Classique des Mille Caractères
千字文 (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
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復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并譯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中國大陸實行簡化字、歸并異體字后,其簡體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個相異漢字。
【千】:1.數目。十個一百。2.比喻很多:千錘百煉。3.“秋千”的“千”。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明后天您就要去科舉了拿千字文做什么?
要求他從小背誦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和唐詩三百首,一次背誦的量并不多。
只是讓兩位翰林來給娃娃開蒙,講這《千字文》什么的,當真是大材小用了。
但一品文運的石刻《千字文》一出,就連二十多歲的大小伙子都擠進來聽課。
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孤陋寡聞,愚蒙等誚,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一本《千字文》,一本《論語》,還有《大學》、《中庸》以及一枝廉價的毛筆,一個燒制極不規則的硯臺,還有一塊墨棒一些廢紙。
三指三字經,百指百家姓,千指千字文,三百千是明際孩童蒙學基礎識字教材,而雜字教學更在三百千之前。
【成語千字文】從古至今(精)……小說:掌控。
后來有人以為此理亙古不變,以致寫文章,哪怕是千字文,也要體現這九與一之比,勸百諷一,弄得雜文難寫,不少人還因此罹禍。
我興奮地瞪大眼睛,反復地讀這篇和板擦兒差不多大的千字文,心潮如海浪般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