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通的讀音 十通的意思
十通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清續文獻通考》這十部政書的總稱。 唐代杜佑撰《通典》一書,專就歷代典章制度,分門別類地,系統、全面而又概括地編撰成我國最早的一部專史巨著,開創了史書的新體例。出版之后,一直為歷代學者視為不朽的名著。此后宋鄭樵撰為《通志》,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連同《通典》合稱“三通”。清乾隆時加入官修的《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合稱“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續文獻通考》,總稱為“十通”。其中以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最有價值。
- 十
- 通
“十通”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í tōng]
- 漢字注音:
- ㄕˊ ㄊㄨㄥ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十通”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通典》等十部書的總稱。其中《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稱“三通”;清·乾隆時加入官修的《續通典》、《清通典》、《續通志》、《清通志》、《續文獻通考》、《清文獻通考》六部書,合稱“九通”;1935年,商務印書館再加入劉錦藻《清續文獻通考》,總稱“十通”。
網絡解釋
十通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清續文獻通考》這十部政書的總稱。
唐代杜佑撰《通典》一書,專就歷代典章制度,分門別類地,系統、全面而又概括地編撰成我國最早的一部專史巨著,開創了史書的新體例。出版之后,一直為歷代學者視為不朽的名著。此后宋鄭樵撰為《通志》,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連同《通典》合稱“三通”。清乾隆時加入官修的《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合稱“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續文獻通考》,總稱為“十通”。其中以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最有價值。
“十通”的單字解釋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十通”的相關詞語
* 十通的讀音是:shí tōng,十通的意思:十通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清續文獻通考》這十部政書的總稱。 唐代杜佑撰《通典》一書,專就歷代典章制度,分門別類地,系統、全面而又概括地編撰成我國最早的一部專史巨著,開創了史書的新體例。出版之后,一直為歷代學者視為不朽的名著。此后宋鄭樵撰為《通志》,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連同《通典》合稱“三通”。清乾隆時加入官修的《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合稱“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續文獻通考》,總稱為“十通”。其中以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最有價值。
基本解釋
《通典》等十部書的總稱。其中《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稱“三通”;清·乾隆時加入官修的《續通典》、《清通典》、《續通志》、《清通志》、《續文獻通考》、《清文獻通考》六部書,合稱“九通”;1935年,商務印書館再加入劉錦藻《清續文獻通考》,總稱“十通”。十通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清續文獻通考》這十部政書的總稱。唐代杜佑撰《通典》一書,專就歷代典章制度,分門別類地,系統、全面而又概括地編撰成我國最早的一部專史巨著,開創了史書的新體例。出版之后,一直為歷代學者視為不朽的名著。此后宋鄭樵撰為《通志》,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連同《通典》合稱“三通”。清乾隆時加入官修的《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合稱“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續文獻通考》,總稱為“十通”。其中以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最有價值。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