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注疏的讀音 十三經注疏的意思
辭典解釋十三經注疏 shí sān jīng zhù shù 書名。四百一十六卷。為十三經的注疏。《易經》用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正義;《書經》用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詩經》用毛公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周禮》、《儀禮》俱用鄭玄注、賈公彥疏;《禮記》用鄭玄注、孔穎達正義;《左傳》用杜預注、孔穎達正義;《公羊傳》用何休注、徐彥疏;《谷梁傳》用范寧注、楊士勛疏;《論語》用何晏集解、邢昺疏;《孝經》用唐玄宗注、邢昺疏;《爾雅》用郭璞注、邢昺疏;《孟子》用趙岐注、孫奭疏。
- 十
- 三
- 經
- 注
- 疏
“十三經注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í sān jīng zhù shù]
- 漢字注音:
- ㄕˊ ㄙㄢ ㄐㄧㄥ ㄓㄨˋ ㄕ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十三經注疏”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十三經注疏 shí sān jīng zhù shù ㄕˊ ㄙㄢ ㄐㄧㄥ ㄓㄨˋ ㄕㄨˋ 書名。四百一十六卷。為十三經的注疏。《易經》用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正義;《書經》用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詩經》用毛公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周禮》、《儀禮》俱用鄭玄注、賈公彥疏;《禮記》用鄭玄注、孔穎達正義;《左傳》用杜預注、孔穎達正義;《公羊傳》用何休注、徐彥疏;《谷梁傳》用范寧注、楊士勛疏;《論語》用何晏集解、邢昺疏;《孝經》用唐玄宗注、邢昺疏;《爾雅》用郭璞注、邢昺疏;《孟子》用趙岐注、孫奭疏。
網絡解釋
“十三經注疏”的單字解釋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經】:同“經”。
【注】:1.灌入:注入。注射。2.(精神、力量)集中:注視。注意。3.用文字解釋字句:注解。批注。4.用來解釋字句的文字:附注。腳注。5.記載;登記:注冊。注銷。6.舊時賭博所下的錢:賭注。孤注一擲。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
“十三經注疏”的相關詞語
* 十三經注疏的讀音是:shí sān jīng zhù shù,十三經注疏的意思:辭典解釋十三經注疏 shí sān jīng zhù shù 書名。四百一十六卷。為十三經的注疏。《易經》用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正義;《書經》用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詩經》用毛公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周禮》、《儀禮》俱用鄭玄注、賈公彥疏;《禮記》用鄭玄注、孔穎達正義;《左傳》用杜預注、孔穎達正義;《公羊傳》用何休注、徐彥疏;《谷梁傳》用范寧注、楊士勛疏;《論語》用何晏集解、邢昺疏;《孝經》用唐玄宗注、邢昺疏;《爾雅》用郭璞注、邢昺疏;《孟子》用趙岐注、孫奭疏。
辭典解釋
十三經注疏 shí sān jīng zhù shù ㄕˊ ㄙㄢ ㄐㄧㄥ ㄓㄨˋ ㄕㄨˋ書名。四百一十六卷。為十三經的注疏。《易經》用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正義;《書經》用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詩經》用毛公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周禮》、《儀禮》俱用鄭玄注、賈公彥疏;《禮記》用鄭玄注、孔穎達正義;《左傳》用杜預注、孔穎達正義;《公羊傳》用何休注、徐彥疏;《谷梁傳》用范寧注、楊士勛疏;《論語》用何晏集解、邢昺疏;《孝經》用唐玄宗注、邢昺疏;《爾雅》用郭璞注、邢昺疏;《孟子》用趙岐注、孫奭疏。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經】:同“經”。
【注】:1.灌入:注入。注射。2.(精神、力量)集中:注視。注意。3.用文字解釋字句:注解。批注。4.用來解釋字句的文字:附注。腳注。5.記載;登記:注冊。注銷。6.舊時賭博所下的錢:賭注。孤注一擲。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