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闕的讀音 北闕的意思
北闕 北闕 1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2.用為宮禁或朝廷的別稱。
- 北
- 闕
“北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ěi què]
- 漢字注音:
- ㄅㄟˇ ㄑㄩㄝˋ
- 簡繁字形:
- 北闕
- 是否常用:
- 否
“北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2.用為宮禁或朝廷的別稱。 辭典解釋
北闕 běi què ㄅㄟˇ ㄑㄩㄝˋ 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為大臣等候朝見皇帝或上奏章的地方。
《漢書.卷一.高帝紀下》:「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
唐.顏師古.注:「未央殿雖南向,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亦在北焉。」
帝王的宮禁。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
唐.孟浩然〈歲暮歸南山〉詩:「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網絡解釋
北闕
北闕
1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2.用為宮禁或朝廷的別稱。
“北闕”的單字解釋
【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闕】:[què]1.宮門、城門兩側的高臺,中間有道路,臺上起樓觀。2.借指宮廷,帝王所居之處。後也借指京城。3.古代神廟、墳墓前兩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4.古代仕宦之家門前所樹用以旌表的建築物。5.泛指門戶。6.兩山夾峙的地方。7.兩眉之間的部位。8.古劍名。[quē]1.缺誤;疏失。2.空隙;缺口。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4.空缺著;沒有。5.缺乏;稀少。6.殘缺;不完善。7.欠;應給的未給。8.衰微。9.缺憾。10.官位空缺;官員的缺額。11.缺席;應到而不到。12.姓。
“北闕”的相關詞語
* 北闕的讀音是:běi què,北闕的意思:北闕 北闕 1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2.用為宮禁或朝廷的別稱。
基本解釋
1.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2.用為宮禁或朝廷的別稱。辭典解釋
北闕 běi què ㄅㄟˇ ㄑㄩㄝˋ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為大臣等候朝見皇帝或上奏章的地方。
《漢書.卷一.高帝紀下》:「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
唐.顏師古.注:「未央殿雖南向,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亦在北焉。」
帝王的宮禁。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
唐.孟浩然〈歲暮歸南山〉詩:「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北闕
北闕1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2.用為宮禁或朝廷的別稱。
【北】:[běi]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2.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bèi]古同“背”,違背,違反。
【闕】:[què]1.宮門、城門兩側的高臺,中間有道路,臺上起樓觀。2.借指宮廷,帝王所居之處。後也借指京城。3.古代神廟、墳墓前兩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4.古代仕宦之家門前所樹用以旌表的建築物。5.泛指門戶。6.兩山夾峙的地方。7.兩眉之間的部位。8.古劍名。[quē]1.缺誤;疏失。2.空隙;缺口。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4.空缺著;沒有。5.缺乏;稀少。6.殘缺;不完善。7.欠;應給的未給。8.衰微。9.缺憾。10.官位空缺;官員的缺額。11.缺席;應到而不到。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