匃怎么讀 匃的意思
“匃”字共有1個讀音:
[gài]

漢字 | 匃 |
---|---|
讀音 |
|
注音 | ㄍㄞˋ |
部首 | [勹] 包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5 部外:3 |
異體字 | 丐 |
字形結構 | 右上包圍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303 |
其它編碼 | 五筆:qwnv 倉頡:pvo 鄭碼:rya 四角:27720 |
筆順編碼 | 35345 |
筆順筆畫 | ノフノ丶フ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撇 點 豎折/豎彎 |
匃字的意思
古同“丐”。
匃字的基本解釋
匃字的詳細解釋
匃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匃【子集下】【勹部】 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3畫
《唐韻》古達切《集韻》《正韻》居曷切,??音葛。《玉篇》乞也,行請也,取也。《集韻》求也。《前漢·??湯傳》匃貸無節。《西域傳》乞匃無所得。
又與也。《西域傳》我匃若馬。《後漢·竇武傳》載肴糧于道,匃施貧民。
又《玉篇》同丐。《廣韻》《集韻》亦作丐。《唐書·杜甫傳贊》殘膏賸馥,沾丐後人。
又《唐韻》古泰切《集韻》丘蓋切《韻會》《正韻》居大切,??音蓋。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匃【卷十二】【亾部】
氣也。逯安說:亡人爲匄。古代切文五重一
說文解字注
(匃)氣也。氣者、雲氣也。用其聲叚借爲氣求、氣與字。俗以氣求爲入聲。以氣與爲去聲。匄訓氣、亦分二義二音。西域傳。氣匄亡所得。此氣求之義也。當去聲。又曰。我匄若馬。此氣與之義也。當入聲。要皆強爲分別耳。左傳。公子棄疾不強匄。又子產曰。世有盟誓。母或匄奪。皆言氣求也。通俗文曰。求願曰匄。則是求之曰氣匄。因而與之亦曰氣匄也。今人以物與人曰給。其實當用匄字。廣韻古達切。其字俗作丐。與丏不同。廣韻曰。二字同。非是。亡人爲匄。逯安說。此稱逯安說、以說字形會意。逯安亦通人之一也。從亡人者、人有所無必求諸人。故字從亡、從人。古代切。按廣韻古太切。亦古達切。十五部。
* 網站為您提供匃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