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的讀音 勞動法的意思
- 勞
- 動
- 法
“勞動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áo dòng fǎ]
- 漢字注音:
- ㄌㄠˊ ㄉㄨㄥˋ ㄈㄚˇ
- 簡繁字形:
- 勞動法
- 是否常用:
- 是
“勞動法”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勞動法”的單字解釋
【勞】:1.勞動:按勞分配。不勞而獲。2.煩勞(請別人做事所用的客氣話):勞駕。勞您走一趟。3.勞苦;疲勞:任勞任怨。積勞成疾。4.功勞:勛勞。汗馬之勞。5.慰勞:犒勞。勞軍。6.姓。
【動】:1.(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跟“靜”相對):流動。風吹草動。你坐著別動。2.“働”是“勞動”的“動(動)”的異體字。3.改變(事物)原來的位置或樣子:搬動。挪動。改動。動用。興師動眾。4.使用;使起作用:動筆。動手。動腦筋。5.觸動(思想感情):動心。動怒。動了公憤。6.感動:動人。不為親情所動。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這病不宜動葷腥。他向來不動酒。8.動不動;常常:動輒得咎。影片一經上演,觀眾動以萬計。
【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勞動法”的相關詞語
“勞動法”造句
使人感到輕松,有的用延長休息法,有的用勞動法,兩者適當結合,人才會感到輕松。
改革一些扭曲的制度,比如歐洲的勞動法,和中國的戶口制度,都會令經濟社會柳暗花明。
出行,遵守交通法;工作,看看勞動法;消費,懂得權益保護法;戀愛,學學婚姻法;交友,建立友誼法;短信,不要違反有來有往法。法制宣傳日,祝你快樂有方,幸福有法!
總的來說,歐盟的勞動法規通過協調只會調高標準而不是降低標準。
應加強勞動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并進一步結合高校勞動人事制度改革實踐,依法用工,以營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中國政府非常重視勞動法制建設.
另外,地方律師協會經常提供轉介服務,或者有勞動法的熱線撥打。
盧旺達已經修訂了新的公司和勞動法,簡化了創辦企業和雇傭工人的手續。
熟悉薪酬福利制度和相應的管理方法,掌握相關的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政策.
僵固的勞動法規、商業行政的繁文縟節、以及相對較東歐及東亞偏高的薪資及生產成本等等,都不利于葡萄牙的競爭力.
* 勞動法的讀音是:láo dòng fǎ,勞動法的意思:

【勞】:1.勞動:按勞分配。不勞而獲。2.煩勞(請別人做事所用的客氣話):勞駕。勞您走一趟。3.勞苦;疲勞:任勞任怨。積勞成疾。4.功勞:勛勞。汗馬之勞。5.慰勞:犒勞。勞軍。6.姓。
【動】:1.(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跟“靜”相對):流動。風吹草動。你坐著別動。2.“働”是“勞動”的“動(動)”的異體字。3.改變(事物)原來的位置或樣子:搬動。挪動。改動。動用。興師動眾。4.使用;使起作用:動筆。動手。動腦筋。5.觸動(思想感情):動心。動怒。動了公憤。6.感動:動人。不為親情所動。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這病不宜動葷腥。他向來不動酒。8.動不動;常常:動輒得咎。影片一經上演,觀眾動以萬計。
【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使人感到輕松,有的用延長休息法,有的用勞動法,兩者適當結合,人才會感到輕松。
改革一些扭曲的制度,比如歐洲的勞動法,和中國的戶口制度,都會令經濟社會柳暗花明。
出行,遵守交通法;工作,看看勞動法;消費,懂得權益保護法;戀愛,學學婚姻法;交友,建立友誼法;短信,不要違反有來有往法。法制宣傳日,祝你快樂有方,幸福有法!
總的來說,歐盟的勞動法規通過協調只會調高標準而不是降低標準。
應加強勞動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并進一步結合高校勞動人事制度改革實踐,依法用工,以營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中國政府非常重視勞動法制建設.
另外,地方律師協會經常提供轉介服務,或者有勞動法的熱線撥打。
盧旺達已經修訂了新的公司和勞動法,簡化了創辦企業和雇傭工人的手續。
熟悉薪酬福利制度和相應的管理方法,掌握相關的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政策.
僵固的勞動法規、商業行政的繁文縟節、以及相對較東歐及東亞偏高的薪資及生產成本等等,都不利于葡萄牙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