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剺面的讀音 剺面的意思

    剺面 剺面,匈奴、突厥、回鶻等習俗。指以刀劃面。①喪葬習俗。死者停尸于帳,子孫及親屬男女各殺羊馬、陳列于帳前,祭之。親屬俱繞帳走馬7匝,其中1人至帳門,以刀剺面,且哭,血淚交流,如此7次方止,以示對死者的哀悼和祭奠。《后漢書·耿秉傳》載,匈奴聞秉卒,舉國號哭,“至剺面流血”。女真、蒙古、哈薩克等族亦有此遺風。 ②送行禮儀。《新唐書·郭元振傳》載,神龍(705—707)中,元振任安西大都護時,被朝廷召為太仆卿,“將行,安西酋長(突厥人)有剺面哭送者”。 ③訟冤習俗。《新唐書·酷吏來俊臣傳》載,俊臣聞突厥酋長阿史那斛瑟羅有婢善歌舞,乃設計誣害之而欲得其婢,“諸酋長數十人割耳剺面、訟冤,乃得解”。此俗傳至中原后,有些漢人用以請愿。《舊唐書·田承嗣傳》載,唐代宗大歷十年(775),安祿山舊將田承嗣并有相、衛、洺、磁4州,欲為帥,乃暗中命諸將至唐朝中使孫知古處,割耳剺面,請以承嗣為帥。
    • miàn

    “剺面”的讀音

    拼音讀音
    [lí miàn]
    漢字注音:
    ㄌㄧˊ ㄇㄧㄢ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剺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以刀劃面。古代匈奴﹑回鶻等族遇大憂大喪,則劃面以表示悲戚。亦用以表示誠心和決心。

    辭典解釋

    剺面  lí miàn  ㄌㄧˊ ㄇㄧㄢˋ  

    以刀割面。古匈奴俗以割面流血,表示忠誠哀痛。《魏書.卷二二.孝文五王傳.清河王懌傳》:「夷人在京及歸,聞懌之喪,為之剺面者數百人。」唐.杜甫〈哀王孫〉詩:「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也作「梨面」。

    網絡解釋

    剺面

    剺面,匈奴、突厥、回鶻等習俗。指以刀劃面。①喪葬習俗。死者停尸于帳,子孫及親屬男女各殺羊馬、陳列于帳前,祭之。親屬俱繞帳走馬7匝,其中1人至帳門,以刀剺面,且哭,血淚交流,如此7次方止,以示對死者的哀悼和祭奠。《后漢書·耿秉傳》載,匈奴聞秉卒,舉國號哭,“至剺面流血”。女真、蒙古、哈薩克等族亦有此遺風。 ②送行禮儀。《新唐書·郭元振傳》載,神龍(705—707)中,元振任安西大都護時,被朝廷召為太仆卿,“將行,安西酋長(突厥人)有剺面哭送者”。 ③訟冤習俗。《新唐書·酷吏來俊臣傳》載,俊臣聞突厥酋長阿史那斛瑟羅有婢善歌舞,乃設計誣害之而欲得其婢,“諸酋長數十人割耳剺面、訟冤,乃得解”。此俗傳至中原后,有些漢人用以請愿。《舊唐書·田承嗣傳》載,唐代宗大歷十年(775),安祿山舊將田承嗣并有相、衛、洺、磁4州,欲為帥,乃暗中命諸將至唐朝中使孫知古處,割耳剺面,請以承嗣為帥。

    “剺面”的單字解釋

    】:用刀劃;割。
    】: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剺面”的相關詞語

    * 剺面的讀音是:lí miàn,剺面的意思:剺面 剺面,匈奴、突厥、回鶻等習俗。指以刀劃面。①喪葬習俗。死者停尸于帳,子孫及親屬男女各殺羊馬、陳列于帳前,祭之。親屬俱繞帳走馬7匝,其中1人至帳門,以刀剺面,且哭,血淚交流,如此7次方止,以示對死者的哀悼和祭奠。《后漢書·耿秉傳》載,匈奴聞秉卒,舉國號哭,“至剺面流血”。女真、蒙古、哈薩克等族亦有此遺風。 ②送行禮儀。《新唐書·郭元振傳》載,神龍(705—707)中,元振任安西大都護時,被朝廷召為太仆卿,“將行,安西酋長(突厥人)有剺面哭送者”。 ③訟冤習俗。《新唐書·酷吏來俊臣傳》載,俊臣聞突厥酋長阿史那斛瑟羅有婢善歌舞,乃設計誣害之而欲得其婢,“諸酋長數十人割耳剺面、訟冤,乃得解”。此俗傳至中原后,有些漢人用以請愿。《舊唐書·田承嗣傳》載,唐代宗大歷十年(775),安祿山舊將田承嗣并有相、衛、洺、磁4州,欲為帥,乃暗中命諸將至唐朝中使孫知古處,割耳剺面,請以承嗣為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