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文的讀音 初文的意思
初文 文字學上往往把某字的最早期寫法稱為初文,以區別于該字的較為后起的不同寫法。如“背”字本來寫作“北”,在未楷化以前象兩人背對著背(參看圖片),后來“北”用來借指南北的北,就加了意符“月”(即“肉”),成了今天的“背”。
- 初
- 文
“初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ū wén]
- 漢字注音:
- ㄔㄨ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初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文字學上稱同一個字的初期寫法,多是獨體字。與"后起字"相對而言。 辭典解釋
初文 chū wén ㄔㄨ ㄨㄣˊ 文字學上指同一個字的初期寫法。相對于后起字而言。以獨體字居多。如「趾」本作「止」,象足趾形,后加意符「足」作「趾」。「止」即為「趾」的初文。
英語 archaic (and simpler)? form of a Chinese character
法語 forme archa?que d'un caractère chinois
網絡解釋
初文
文字學上往往把某字的最早期寫法稱為初文,以區別于該字的較為后起的不同寫法。如“背”字本來寫作“北”,在未楷化以前象兩人背對著背(參看圖片),后來“北”用來借指南北的北,就加了意符“月”(即“肉”),成了今天的“背”。
“初文”的單字解釋
【初】:1.開始的:初夏。初冬。2.開始的一段時間:年初。月初。本學期初。3.第一個:初伏。初旬。初一(農歷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個一”,區別于“十一、二十一”)。初十(農歷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個十”,區別于“二十、三十”)。4.第一次;剛開始:初試。初出茅廬。初學乍練。5.最低的(等級):初級。初等。6.原來的:初心。初志。初愿。7.原來的情況:和好如初。8.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初文”的相關詞語
* 初文的讀音是:chū wén,初文的意思:初文 文字學上往往把某字的最早期寫法稱為初文,以區別于該字的較為后起的不同寫法。如“背”字本來寫作“北”,在未楷化以前象兩人背對著背(參看圖片),后來“北”用來借指南北的北,就加了意符“月”(即“肉”),成了今天的“背”。
基本解釋
文字學上稱同一個字的初期寫法,多是獨體字。與"后起字"相對而言。辭典解釋
初文 chū wén ㄔㄨ ㄨㄣˊ文字學上指同一個字的初期寫法。相對于后起字而言。以獨體字居多。如「趾」本作「止」,象足趾形,后加意符「足」作「趾」。「止」即為「趾」的初文。
英語 archaic (and simpler)? form of a Chinese character
法語 forme archa?que d'un caractère chinois
初文
文字學上往往把某字的最早期寫法稱為初文,以區別于該字的較為后起的不同寫法。如“背”字本來寫作“北”,在未楷化以前象兩人背對著背(參看圖片),后來“北”用來借指南北的北,就加了意符“月”(即“肉”),成了今天的“背”。【初】:1.開始的:初夏。初冬。2.開始的一段時間:年初。月初。本學期初。3.第一個:初伏。初旬。初一(農歷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個一”,區別于“十一、二十一”)。初十(農歷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個十”,區別于“二十、三十”)。4.第一次;剛開始:初試。初出茅廬。初學乍練。5.最低的(等級):初級。初等。6.原來的:初心。初志。初愿。7.原來的情況:和好如初。8.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