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志的讀音 刑法志的意思
刑法志 刑法志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法律史著作,中國紀傳體史書篇目名,志書的一種。始創于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的《漢書》。此后各紀傳體斷代史多相沿用。如二十四史中的《晉書》、《魏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以及民國初年編的《清史稿》,都撰有“刑法志”(《魏書》稱“刑罰志”)。
- 刑
- 法
- 志
“刑法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íng fǎ zhì]
- 漢字注音:
- ㄒㄧㄥˊ ㄈㄚˇ ㄓ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刑法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舊時紀傳體斷代史中以綜述刑法為內容的篇目。漢代班固的《漢書》首創這種體制,后來各代史書多數沿用。或稱《刑罰志》﹑《刑志》。
網絡解釋
刑法志
刑法志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法律史著作,中國紀傳體史書篇目名,志書的一種。始創于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的《漢書》。此后各紀傳體斷代史多相沿用。如二十四史中的《晉書》、《魏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以及民國初年編的《清史稿》,都撰有“刑法志”(《魏書》稱“刑罰志”)。
“刑法志”的單字解釋
【刑】:1.刑罰:徒刑。死刑。2.指對犯罪嫌疑人的體罰:用刑。刑訊。3.古又同“型”。
【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
“刑法志”的相關詞語
* 刑法志的讀音是:xíng fǎ zhì,刑法志的意思:刑法志 刑法志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法律史著作,中國紀傳體史書篇目名,志書的一種。始創于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的《漢書》。此后各紀傳體斷代史多相沿用。如二十四史中的《晉書》、《魏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以及民國初年編的《清史稿》,都撰有“刑法志”(《魏書》稱“刑罰志”)。
基本解釋
舊時紀傳體斷代史中以綜述刑法為內容的篇目。漢代班固的《漢書》首創這種體制,后來各代史書多數沿用。或稱《刑罰志》﹑《刑志》。刑法志
刑法志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法律史著作,中國紀傳體史書篇目名,志書的一種。始創于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的《漢書》。此后各紀傳體斷代史多相沿用。如二十四史中的《晉書》、《魏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以及民國初年編的《清史稿》,都撰有“刑法志”(《魏書》稱“刑罰志”)。【刑】:1.刑罰:徒刑。死刑。2.指對犯罪嫌疑人的體罰:用刑。刑訊。3.古又同“型”。
【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