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者的讀音 出版者的意思
出版者 chūbǎnzhě[publisher] 從事出版工作的人或生產出版物的企業
- 出
- 版
- 者
“出版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ū bǎn zhě]
- 漢字注音:
- ㄔㄨ ㄅㄢˇ ㄓㄜ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出版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出版者 chūbǎnzhě
[publisher] 從事出版工作的人或生產出版物的企業
網絡解釋
“出版者”的單字解釋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版】:1.上面有文字或圖形供印刷用的底版:排版。銅版。2.書籍每排印一次叫一版:初版。修訂版。3.報紙的一面叫一版:頭版頭條。4.戶籍:版圖。5.筑墻時用的夾板。《考工記》:“版崇二尺,長六尺。”墻的尺寸多以版為基數進行計算:版筑。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
“出版者”的相關詞語
“出版者”造句
今年夏天在芝加哥召開的一次新聞出版者會議上,這個問題成為焦點議題,當時執行官們討論的是怎樣改弦更張,讓更多網站為內容付費,以及如何與像谷歌這樣,通過聚集其他新聞網站內容以賺取廣告收入的網絡媒體談判。
一個出版者力量往往體現在其為作者提供一個平臺的能力,而不是具有把樹砍倒來制造紙質印刷品的潛勢。
我一人身兼作者、印刷者和出版者;我的哥哥,則作為宣傳者,成為我唯一的同事。
圖書脫銷后,圖書出版者拒絕重印、再版的,著作權人有權終止合同。
個人、主題、出版者、作品、版本、叢編,每一項都是同樣堅實的起點。
借助一套集成系統,廣告商或出版者通過多媒體標題產生的有效聲音來播放廣告。
第二十九條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并支付報酬。
而在同時期的德國,出版者里混雜了很多剽竊者,他們復印全新的出版物且以低價出售,而不用擔心任會受到什么處罰。
作為期刊出版者,誰能盡快地進入網絡,誰就能在未來的出版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相反的是,它正在將消費量從那些在余下網絡中奮斗的出版者那里帶走。
* 出版者的讀音是:chū bǎn zhě,出版者的意思:出版者 chūbǎnzhě[publisher] 從事出版工作的人或生產出版物的企業
基本解釋
出版者 chūbǎnzhě
[publisher] 從事出版工作的人或生產出版物的企業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版】:1.上面有文字或圖形供印刷用的底版:排版。銅版。2.書籍每排印一次叫一版:初版。修訂版。3.報紙的一面叫一版:頭版頭條。4.戶籍:版圖。5.筑墻時用的夾板。《考工記》:“版崇二尺,長六尺。”墻的尺寸多以版為基數進行計算:版筑。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
今年夏天在芝加哥召開的一次新聞出版者會議上,這個問題成為焦點議題,當時執行官們討論的是怎樣改弦更張,讓更多網站為內容付費,以及如何與像谷歌這樣,通過聚集其他新聞網站內容以賺取廣告收入的網絡媒體談判。
一個出版者力量往往體現在其為作者提供一個平臺的能力,而不是具有把樹砍倒來制造紙質印刷品的潛勢。
我一人身兼作者、印刷者和出版者;我的哥哥,則作為宣傳者,成為我唯一的同事。
圖書脫銷后,圖書出版者拒絕重印、再版的,著作權人有權終止合同。
個人、主題、出版者、作品、版本、叢編,每一項都是同樣堅實的起點。
借助一套集成系統,廣告商或出版者通過多媒體標題產生的有效聲音來播放廣告。
第二十九條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并支付報酬。
而在同時期的德國,出版者里混雜了很多剽竊者,他們復印全新的出版物且以低價出售,而不用擔心任會受到什么處罰。
作為期刊出版者,誰能盡快地進入網絡,誰就能在未來的出版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相反的是,它正在將消費量從那些在余下網絡中奮斗的出版者那里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