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凌濛初的讀音 凌濛初的意思

    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別號即空觀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時人又稱之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晟舍)人。明代文學家、小說家和套版印書家。 凌濛初十八歲補廩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禎中,以副貢授上海縣丞,并署海防事。任內清理鹽場積弊,頗有政聲。崇禎十五年(1642年),擢徐州通判。崇禎十七年(1644年),被農民起義軍圍困于房村,率眾抵抗,嘔血而死。 其著作《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與同時期文學家馮夢龍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二拍”,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代表。 (概述內圖片來源:嘉慶乙丑刊《凌氏宗譜·明徐州別駕初成凌公像》)
    • líng
    • méng
    • chū

    “凌濛初”的讀音

    拼音讀音
    [líng méng chū]
    漢字注音:
    ㄌㄧㄥˊ ㄇㄥˊ ㄔㄨ
    簡繁字形:
    凌蒙初
    是否常用:

    “凌濛初”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凌蒙初  líng méng chū  ㄌㄧㄥˊ ㄇㄥˊ ㄔㄨ  

    人名。(西元1584~1644)?字玄房,號初成,別號空觀主人,亦名凌波,明浙烏程人。善于創作平話,又喜作小說、戲曲,是明代著名的話本作家。作品有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雜劇《虬髯翁》及《顛倒因緣》等二十余種。

    英語 Ling Mengchu (1580-1644)?, Ming dynasty novelist and dramatist, also written 凌蒙初

    網絡解釋

    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別號即空觀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時人又稱之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晟舍)人。明代文學家、小說家和套版印書家。
    凌濛初十八歲補廩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禎中,以副貢授上海縣丞,并署海防事。任內清理鹽場積弊,頗有政聲。崇禎十五年(1642年),擢徐州通判。崇禎十七年(1644年),被農民起義軍圍困于房村,率眾抵抗,嘔血而死。
    其著作《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與同時期文學家馮夢龍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二拍”,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代表。
    (概述內圖片來源:嘉慶乙丑刊《凌氏宗譜·明徐州別駕初成凌公像》)

    “凌濛初”的單字解釋

    】:1.侵犯;欺侮:欺凌。凌辱。盛氣凌人。2.逼近:凌晨。3.升高;在空中:凌空。凌云。凌霄。4.姓。5.冰(多指塊狀或錐狀的):冰凌。凌錐。河里起了凌。
    】:形容細雨:細雨其濛。
    】:1.開始的:初夏。初冬。2.開始的一段時間:年初。月初。本學期初。3.第一個:初伏。初旬。初一(農歷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個一”,區別于“十一、二十一”)。初十(農歷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個十”,區別于“二十、三十”)。4.第一次;剛開始:初試。初出茅廬。初學乍練。5.最低的(等級):初級。初等。6.原來的:初心。初志。初愿。7.原來的情況:和好如初。8.姓。

    “凌濛初”的相關詞語

    * 凌濛初的讀音是:líng méng chū,凌濛初的意思: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6月18日~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一字彼厈,別號即空觀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時人又稱之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晟舍)人。明代文學家、小說家和套版印書家。 凌濛初十八歲補廩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禎中,以副貢授上海縣丞,并署海防事。任內清理鹽場積弊,頗有政聲。崇禎十五年(1642年),擢徐州通判。崇禎十七年(1644年),被農民起義軍圍困于房村,率眾抵抗,嘔血而死。 其著作《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與同時期文學家馮夢龍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二拍”,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代表。 (概述內圖片來源:嘉慶乙丑刊《凌氏宗譜·明徐州別駕初成凌公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