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異的讀音 馮異的意思
馮異 (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馮異(?-公元34年),字公孫,漢族,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東)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云臺二十八將第七位。 馮異原為新朝潁川郡掾,后歸順劉秀,隨之征戰,大破赤眉、平定關中。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劉秀稱帝后,馮異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陽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軍中,謚曰節侯。
- 馮
- 異
“馮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éng yì]
- 漢字注音:
- ㄈㄥˊ ㄧˋ
- 簡繁字形:
- 馮異
- 是否常用:
- 否
“馮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34)東漢大將。字公孫,潁川父城(今河南寶豐東)人。從劉秀安定河北,為偏將軍。性謙讓,諸將爭功時,常退避樹下,軍中號為“大樹將軍”。劉秀稱帝后,被封為陽夏侯,任征西大將軍,戰敗赤眉起義軍。后病死軍中。明帝時,被列為“云臺二十八將”之一。
網絡解釋
馮異 (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
馮異(?-公元34年),字公孫,漢族,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東)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云臺二十八將第七位。
馮異原為新朝潁川郡掾,后歸順劉秀,隨之征戰,大破赤眉、平定關中。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劉秀稱帝后,馮異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陽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軍中,謚曰節侯。
“馮異”的單字解釋
【馮】:[féng]姓。[píng]1.見〖暴虎馮河〗。2.古同“憑”(憑)。
【異】:1.有分別;不相同:異口同聲。大同小異。日新月異。求同存異。2.奇異;特別:異香。異聞。3.驚奇;奇怪:驚異。深以為異。4.另外的;別的:異日。異地。5.分開:離異。異爨(親屬分家)。6.姓。
“馮異”的相關成語
“馮異”的相關詞語
* 馮異的讀音是:féng yì,馮異的意思:馮異 (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馮異(?-公元34年),字公孫,漢族,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東)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云臺二十八將第七位。 馮異原為新朝潁川郡掾,后歸順劉秀,隨之征戰,大破赤眉、平定關中。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劉秀稱帝后,馮異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陽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軍中,謚曰節侯。
基本解釋
(?-34)東漢大將。字公孫,潁川父城(今河南寶豐東)人。從劉秀安定河北,為偏將軍。性謙讓,諸將爭功時,常退避樹下,軍中號為“大樹將軍”。劉秀稱帝后,被封為陽夏侯,任征西大將軍,戰敗赤眉起義軍。后病死軍中。明帝時,被列為“云臺二十八將”之一。馮異 (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
馮異(?-公元34年),字公孫,漢族,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東)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云臺二十八將第七位。馮異原為新朝潁川郡掾,后歸順劉秀,隨之征戰,大破赤眉、平定關中。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劉秀稱帝后,馮異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陽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軍中,謚曰節侯。
【馮】:[féng]姓。[píng]1.見〖暴虎馮河〗。2.古同“憑”(憑)。
【異】:1.有分別;不相同:異口同聲。大同小異。日新月異。求同存異。2.奇異;特別:異香。異聞。3.驚奇;奇怪:驚異。深以為異。4.另外的;別的:異日。異地。5.分開:離異。異爨(親屬分家)。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