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人的讀音 再來人的意思
再來人 傳奇劇本。清楊恩壽作。十六出。寫老儒陳仲英七十未售,窮愁而死,轉世為季毓英,十五歲中舉,十七歲成進士,得高官,偶遇陳妻,至陳故居,遂悟前生事。取材自清初沙張白《再來詩讖記》及清葉氏《閩事記》。劇中借陳仲英落第文章與轉世應舉得官之作一字不差的情節,抨擊了科舉制度的不公。
- 再
- 來
- 人
“再來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ài lái rén]
- 漢字注音:
- ㄗㄞˋ ㄌㄞˊ ㄖㄣˊ
- 簡繁字形:
- 再來人
- 是否常用:
- 否
“再來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佛教稱再度轉世皈依佛門的人。猶某某再世。多指后起之秀。
網絡解釋
再來人
傳奇劇本。清楊恩壽作。十六出。寫老儒陳仲英七十未售,窮愁而死,轉世為季毓英,十五歲中舉,十七歲成進士,得高官,偶遇陳妻,至陳故居,遂悟前生事。取材自清初沙張白《再來詩讖記》及清葉氏《閩事記》。劇中借陳仲英落第文章與轉世應舉得官之作一字不差的情節,抨擊了科舉制度的不公。
“再來人”的單字解釋
【再】:1.表示已經重復的動作用“又”,表示將要重復的動作用“再”:這部書前幾天我又讀了一遍,以后有時間我還要再讀一遍。b)表示更加:高點兒,再高點兒。再多一點兒就好了。c)表示如果繼續下去就會怎樣:學習再不努力,就得留級了。離開車只剩半個鐘頭了,再不走可趕不上了。d)表示即使繼續下去也不會怎樣:你再解釋,他也不會同意的。e)表示一個動作發生在另一個動作結束之后:咱們看完了這個節目再走。你把材料整理好再動筆。f)表示另外有所補充:再則。再不然。院子里種著迎春、牡丹、海棠、石榴,再就是玫瑰和月季。2.再繼續;再出現:青春不再。良機難再。3.姓。
【來】: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來往。來賓。來信。從縣里來了幾個干部。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問題來了。開春以后,農忙來了。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胡來。來一盤棋。來一場籃球比賽。你歇歇,讓我來。何必來這一套?4.趨向動詞。跟“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們倆很談得來。這個歌我唱不來。5.用在另一動詞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來念一遍。大家來想辦法。6.用在另一動詞或動詞結構后面,表示來做某件事:我們賀喜來了。他回家探親來了。7.用在動詞結構(或介詞結構)與動詞(或動詞結構)之間,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個荷葉來當雨傘。你又能用什么理由來說服他呢?8.來著:這話我多會兒說來?9.未來的:來年。來日方長。10.姓。11.詩歌、熟語、叫賣聲里用作襯字:正月里來是新春。不愁吃來不愁穿。黑白桑葚來大櫻桃。12.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的地方:把鋤頭拿來。各條戰線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13.用在動詞后,表示結果:信筆寫來。一覺醒來。說來話長。看來今年超產沒有問題。想來你是早有準備的了。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再來人”的相關詞語
* 再來人的讀音是:zài lái rén,再來人的意思:再來人 傳奇劇本。清楊恩壽作。十六出。寫老儒陳仲英七十未售,窮愁而死,轉世為季毓英,十五歲中舉,十七歲成進士,得高官,偶遇陳妻,至陳故居,遂悟前生事。取材自清初沙張白《再來詩讖記》及清葉氏《閩事記》。劇中借陳仲英落第文章與轉世應舉得官之作一字不差的情節,抨擊了科舉制度的不公。
基本解釋
佛教稱再度轉世皈依佛門的人。猶某某再世。多指后起之秀。再來人
傳奇劇本。清楊恩壽作。十六出。寫老儒陳仲英七十未售,窮愁而死,轉世為季毓英,十五歲中舉,十七歲成進士,得高官,偶遇陳妻,至陳故居,遂悟前生事。取材自清初沙張白《再來詩讖記》及清葉氏《閩事記》。劇中借陳仲英落第文章與轉世應舉得官之作一字不差的情節,抨擊了科舉制度的不公。【再】:1.表示已經重復的動作用“又”,表示將要重復的動作用“再”:這部書前幾天我又讀了一遍,以后有時間我還要再讀一遍。b)表示更加:高點兒,再高點兒。再多一點兒就好了。c)表示如果繼續下去就會怎樣:學習再不努力,就得留級了。離開車只剩半個鐘頭了,再不走可趕不上了。d)表示即使繼續下去也不會怎樣:你再解釋,他也不會同意的。e)表示一個動作發生在另一個動作結束之后:咱們看完了這個節目再走。你把材料整理好再動筆。f)表示另外有所補充:再則。再不然。院子里種著迎春、牡丹、海棠、石榴,再就是玫瑰和月季。2.再繼續;再出現:青春不再。良機難再。3.姓。
【來】: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來往。來賓。來信。從縣里來了幾個干部。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問題來了。開春以后,農忙來了。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胡來。來一盤棋。來一場籃球比賽。你歇歇,讓我來。何必來這一套?4.趨向動詞。跟“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們倆很談得來。這個歌我唱不來。5.用在另一動詞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來念一遍。大家來想辦法。6.用在另一動詞或動詞結構后面,表示來做某件事:我們賀喜來了。他回家探親來了。7.用在動詞結構(或介詞結構)與動詞(或動詞結構)之間,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個荷葉來當雨傘。你又能用什么理由來說服他呢?8.來著:這話我多會兒說來?9.未來的:來年。來日方長。10.姓。11.詩歌、熟語、叫賣聲里用作襯字:正月里來是新春。不愁吃來不愁穿。黑白桑葚來大櫻桃。12.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的地方:把鋤頭拿來。各條戰線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13.用在動詞后,表示結果:信筆寫來。一覺醒來。說來話長。看來今年超產沒有問題。想來你是早有準備的了。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