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的意思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的讀音和出處
- 內
- 舉
- 不
- 避
- 親
- 外
- 舉
- 不
- 避
- 怨
- 成語名稱:
-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 成語拼音:
- [nèi jǔ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 成語解釋:
-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 成語出處:
- 戰國·魯·尸佼《尸子》上卷:“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仁者之于善也,無擇也,無惡也,唯善之所在。”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處事
- 結構類型:
- 復句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 英文翻譯:
- If you lift inside, you will not avoid your relatives; if you lift outside, you will not avoid resentmen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復句式成語 上下句成語 多字成語 N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推薦 舉薦 親屬 回避 仇敵 躲開 形容 公正無私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的單字解釋
【內】:[nèi]1.里面,與“外”相對:內部。內外。內定。內地。內閣。內行(háng)。內涵。2.稱妻子或妻子家的親戚:內人。內親。內弟。3.親近:內君子而外小人。[nà]古同“納”,收入;接受。
【舉】:1.往上托;往上伸:舉重。舉手。高舉著紅旗。2.舉動:義舉。壯舉。一舉一動。一舉兩得。3.興起;起:舉義。舉兵。舉火。4.生(孩子):舉一男。5.推選;選舉:推舉。舉代表。公舉他做學習組長。6.舉人的簡稱:中舉。武舉。7.提出:列舉。舉一反三。舉個例子。8.全:舉座(所有在座的人)。舉國。舉世。9.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避】:1.躲開;回避:退避。避而不談。避一會兒雨。2.防止:避孕。避雷針。
【親】:[qīn]1.有血統或夫妻關系的:親屬。親人。親緣。雙親(父母)。親眷。2.婚姻:親事。3.因婚姻聯成的關系:親戚。親故。親鄰。親朋。4.稱呼同一地方的人:鄉親。5.本身,自己的:親睹。親聆。親筆。6.感情好,關系密切:親密。相親。親睦。親疏。7.用嘴唇接觸表示喜愛:親吻。[qìng]〔親家〕夫妻雙方的父母彼此的關系或稱呼(“家”讀輕聲)。
【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舉】:1.往上托;往上伸:舉重。舉手。高舉著紅旗。2.舉動:義舉。壯舉。一舉一動。一舉兩得。3.興起;起:舉義。舉兵。舉火。4.生(孩子):舉一男。5.推選;選舉:推舉。舉代表。公舉他做學習組長。6.舉人的簡稱:中舉。武舉。7.提出:列舉。舉一反三。舉個例子。8.全:舉座(所有在座的人)。舉國。舉世。9.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避】:1.躲開;回避:退避。避而不談。避一會兒雨。2.防止:避孕。避雷針。
【怨】:1.怨恨:抱怨。結怨。2.責怪:任勞任怨。事情沒辦好只能怨我自己。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的反義詞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的近義詞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的相關成語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
皇天無親,唯德是輔
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舉不勝舉
不避斧鉞
不避艱險
不避強御
不避水火
不避湯火
臨難不避
水火不避
逃生不避路,到處便為家
誅不避貴
忠不避危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的關聯成語
內字的成語
舉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避字的成語
親字的成語
外字的成語
舉字的成語
不字的成語
避字的成語
怨字的成語
內開頭的成語
舉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避開頭的成語
親開頭的成語
外開頭的成語
舉開頭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避開頭的成語
怨開頭的成語
nei的成語
ju的成語
bu的成語
bi的成語
qin的成語
wai的成語
ju的成語
bu的成語
bi的成語
yuan的成語
njbbqwjbby的成語
*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的意思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的成語解釋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