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兵備道的讀音 兵備道的意思

    兵備道 全稱整飭兵備道,明朝時在邊疆及各省要沖地區設置的整飭兵備的按察司分道。兵備道道官通常由按察司的副使或僉事充任,主要負責分理轄區軍務,監督地方軍隊,管理地方兵馬、錢糧和屯田,維持地方治安等。清朝沿置,乾隆時定為正四品,多由守、巡二道兼任。兵備道集軍事、監察大權于一體,成為明清時期一項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
    • bīng
    • bèi
    • dào

    “兵備道”的讀音

    拼音讀音
    [bīng bèi dào]
    漢字注音:
    ㄅㄧㄥ ㄅㄟˋ ㄉㄠˋ
    簡繁字形:
    兵備道
    是否常用:

    “兵備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兵備道 bīngbèidào

    [officials of rectifying armed force in Ming Dynasty] 官名。明制于各省重要地方設整飭兵備的道員。清代沿置

    至兵備道(此指兵備道衙門)前被殺。——清· 邵長衡《青門剩稿》

    網絡解釋

    兵備道

    全稱整飭兵備道,明朝時在邊疆及各省要沖地區設置的整飭兵備的按察司分道。兵備道道官通常由按察司的副使或僉事充任,主要負責分理轄區軍務,監督地方軍隊,管理地方兵馬、錢糧和屯田,維持地方治安等。清朝沿置,乾隆時定為正四品,多由守、巡二道兼任。兵備道集軍事、監察大權于一體,成為明清時期一項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
    兵備道

    “兵備道”的單字解釋

    】: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
    】:1.具備;具有:德才兼備。2.準備:備用。備足原料。備而不用。3.防備:防旱備荒。攻其不備。以備不時之需。4.設備(包括人力物力):軍備。裝備。5.表示完全:艱苦備嘗。關懷備至。備受歡迎。6.姓。
    】: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兵備道”的相關成語

    “兵備道”的相關詞語

    “兵備道”造句

    兵備道任命和一千五百兩金子一到,岳陽自當答應諸位在桑干河挖渠引水!

    不過由于保安州衛這次及時的軍功,懷隆兵備道紀世維的官帽卻是保住了,因此他對保安守備李貽安可是充滿好感,對保安當地將士的功賞也是極力爭取。

    明史研究叢刊05明代兵備道制度.

    王念孫(1744—1832),字懷祖,號石臞,乾隆四十年進士,江蘇高郵人,曾任工部主事、直隸永定河兵備道

    可惜都被鰲山衛以及浮山所的各層軍官,還有即墨縣、萊州府甚至是山東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各級官員霸占了,又有兵備道的各級官員分一杯羹。

    小弟從軍前是山谷書院的一名院生,庚辰年院試中的秀才,由武昌兵備道推薦加入恭義營。

    * 兵備道的讀音是:bīng bèi dào,兵備道的意思:兵備道 全稱整飭兵備道,明朝時在邊疆及各省要沖地區設置的整飭兵備的按察司分道。兵備道道官通常由按察司的副使或僉事充任,主要負責分理轄區軍務,監督地方軍隊,管理地方兵馬、錢糧和屯田,維持地方治安等。清朝沿置,乾隆時定為正四品,多由守、巡二道兼任。兵備道集軍事、監察大權于一體,成為明清時期一項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