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器的讀音 公器的意思
公器 公器,漢語詞匯。 拼音:gōng qì 釋義:1、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2、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3、比喻國家的有才能的人;4、現多指國有公共資源。 語出《莊子》外篇·卷五下《天運》:“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而不可以久處,覯而多責。"。亦指有才能的人、公共資源。
- 公
- 器
“公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ōng qì]
- 漢字注音:
- ㄍㄨㄥ ㄑㄧ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公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 2.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 3.比喻國家的有才能的人。 辭典解釋
公器 gōng qì ㄍㄨㄥ ㄑㄧˋ 宮中所用的器物。
《周禮.天官.閽人》:「凡內人、公器、賓客、無帥,則幾其出入,以時啟閉。」
公有的器物。
唐.白居易〈感興〉詩二首之一:「名為公器無多取,利是身災合少求。 」
網絡解釋
公器
公器,漢語詞匯。
拼音:gōng qì
釋義:1、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2、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3、比喻國家的有才能的人;4、現多指國有公共資源。
語出《莊子》外篇·卷五下《天運》:“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而不可以久處,覯而多責。"。亦指有才能的人、公共資源。
“公器”的單字解釋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器】:1.器具:瓷器。木器。鐵器。器物。2.器官:消化器。生殖器。3.度量:器量。4.才能;人才:大器晚成。5.器重。
“公器”的相關詞語
“公器”造句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以義行之,則公器化為私道。不韋執拗于“義本”,則是以風塵商旅之道求權力公器之道。不容些許負義之行,于公器之道實為偏執。以此心入仕途,終將大毀也!孫皓暉
但大眾傳媒乃公器也,“要防止商業化、庸俗化”,不可誤導公眾,斯文掃地!netease。
要解決噪聲污染,可合理安排各種辦公器械的擺放,必要時在辦公場所加裝隔音設備。
就此例言,若非全無人性之人,大概不會責李登輝公器私用,公私不分。
神舟功臣案法不阿貴方為公器。
公權謀私、公器私用,即為盜賊。
但其實質,說輕一點是背離了職業操守,公器私用、權力自肥,說重一點,就是破壞了網絡社會秩序,理應得到法律的規訓和懲罰。
法不阿貴,法不徇情,作為國家公器的法律,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于規范個人和群體的行為,維持社會秩序,以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側聞大君子,安問黨與仇;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
* 公器的讀音是:gōng qì,公器的意思:公器 公器,漢語詞匯。 拼音:gōng qì 釋義:1、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2、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3、比喻國家的有才能的人;4、現多指國有公共資源。 語出《莊子》外篇·卷五下《天運》:“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而不可以久處,覯而多責。"。亦指有才能的人、公共資源。
基本解釋
1.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 2.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 3.比喻國家的有才能的人。辭典解釋
公器 gōng qì ㄍㄨㄥ ㄑㄧˋ宮中所用的器物。
《周禮.天官.閽人》:「凡內人、公器、賓客、無帥,則幾其出入,以時啟閉。」
公有的器物。
唐.白居易〈感興〉詩二首之一:「名為公器無多取,利是身災合少求。 」
公器
公器,漢語詞匯。拼音:gōng qì
釋義:1、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2、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3、比喻國家的有才能的人;4、現多指國有公共資源。
語出《莊子》外篇·卷五下《天運》:“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而不可以久處,覯而多責。"。亦指有才能的人、公共資源。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器】:1.器具:瓷器。木器。鐵器。器物。2.器官:消化器。生殖器。3.度量:器量。4.才能;人才:大器晚成。5.器重。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以義行之,則公器化為私道。不韋執拗于“義本”,則是以風塵商旅之道求權力公器之道。不容些許負義之行,于公器之道實為偏執。以此心入仕途,終將大毀也!孫皓暉
但大眾傳媒乃公器也,“要防止商業化、庸俗化”,不可誤導公眾,斯文掃地!netease。
要解決噪聲污染,可合理安排各種辦公器械的擺放,必要時在辦公場所加裝隔音設備。
就此例言,若非全無人性之人,大概不會責李登輝公器私用,公私不分。
神舟功臣案法不阿貴方為公器。
公權謀私、公器私用,即為盜賊。
但其實質,說輕一點是背離了職業操守,公器私用、權力自肥,說重一點,就是破壞了網絡社會秩序,理應得到法律的規訓和懲罰。
法不阿貴,法不徇情,作為國家公器的法律,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于規范個人和群體的行為,維持社會秩序,以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側聞大君子,安問黨與仇;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