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券的讀音 公券的意思
公券 古代官府頒發的一種差旅費證券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寶應 二年,大夫 嚴武 奏,在外新除御史,食宿私舍非宜。自此乃給公券。”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舉人給來往公券》:“國朝 王士禛 《夫于亭雜錄》云:‘ 宋 開寶 二年,詔 西川 、 山南 、 荊湖 等道舉人皆給來往公券,自初起程以至還鄉費,皆給於公家。’”
- 公
- 券
“公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ōng quàn]
- 漢字注音:
- ㄍㄨㄥ ㄑㄨㄢ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公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代官府頒發的一種差旅費證券。
網絡解釋
公券
古代官府頒發的一種差旅費證券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寶應 二年,大夫 嚴武 奏,在外新除御史,食宿私舍非宜。自此乃給公券。”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舉人給來往公券》:“國朝 王士禛 《夫于亭雜錄》云:‘ 宋 開寶 二年,詔 西川 、 山南 、 荊湖 等道舉人皆給來往公券,自初起程以至還鄉費,皆給於公家。’”
“公券”的單字解釋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券】:[quàn]票據或作憑證的紙片:入場券。債券。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將“劵”作為“券”的異體字。其實“劵”本為“倦”的異體字,“券”和“劵”在意義上并無關聯,故不將“劵”作為“券”的異體字。[xuàn]拱券,門、窗、橋梁等建筑成弧形的構件:發券。打券。
“公券”的相關詞語
* 公券的讀音是:gōng quàn,公券的意思:公券 古代官府頒發的一種差旅費證券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寶應 二年,大夫 嚴武 奏,在外新除御史,食宿私舍非宜。自此乃給公券。”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舉人給來往公券》:“國朝 王士禛 《夫于亭雜錄》云:‘ 宋 開寶 二年,詔 西川 、 山南 、 荊湖 等道舉人皆給來往公券,自初起程以至還鄉費,皆給於公家。’”
基本解釋
古代官府頒發的一種差旅費證券。公券
古代官府頒發的一種差旅費證券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寶應 二年,大夫 嚴武 奏,在外新除御史,食宿私舍非宜。自此乃給公券。”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舉人給來往公券》:“國朝 王士禛 《夫于亭雜錄》云:‘ 宋 開寶 二年,詔 西川 、 山南 、 荊湖 等道舉人皆給來往公券,自初起程以至還鄉費,皆給於公家。’”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券】:[quàn]票據或作憑證的紙片:入場券。債券。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將“劵”作為“券”的異體字。其實“劵”本為“倦”的異體字,“券”和“劵”在意義上并無關聯,故不將“劵”作為“券”的異體字。[xuàn]拱券,門、窗、橋梁等建筑成弧形的構件:發券。打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