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罝的讀音 兔罝的意思
1.捕兔的網。 2.指用網捕兔。 3.《詩.周南》篇名。《詩序》云:"《兔罝》,后妃之化也。《關雎》之化行,則莫不好德,賢人眾多也。"孔穎達疏:"《箋》云:'罝兔之人,鄙賤之事,猶能恭敬,則是賢者眾多也。'"后因以"兔罝"指在野之賢人。又,詩中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句,因亦以指武臣。
- 兔
- 罝
“兔罝”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ù jū]
- 漢字注音:
- ㄊㄨˋ ㄐㄩ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兔罝”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捕兔的網。 2.指用網捕兔。 3.《詩.周南》篇名。《詩序》云:"《兔罝》,后妃之化也。《關雎》之化行,則莫不好德,賢人眾多也。"孔穎達疏:"《箋》云:'罝兔之人,鄙賤之事,猶能恭敬,則是賢者眾多也。'"后因以"兔罝"指在野之賢人。又,詩中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句,因亦以指武臣。 辭典解釋
兔罝 tù jū ㄊㄨˋ ㄐㄩ 《詩經.周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兔罝,后妃之化也。」或亦指頌武人之詩。首章二句為:「肅肅兔罝,椓之丁丁。」兔罝,兔網。
捕兔的網子。語出《詩經.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施于中逵。」唐.李白〈送韓準斐政孔巢父還山〉詩:「獵客張兔罝,不能掛龍虎。」后比喻在野的賢人或武臣。唐. 陳子昂〈秋日遇荊州府崔兵曹使宴詩.序〉:「皇華昭國,懷鳳綍而高尋;白桂追游, 邀兔罝而不顧。」
網絡解釋
“兔罝”的單字解釋
【兔】:哺乳動物,頭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間分裂,尾短而向上翹,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躍,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肉可以吃,毛可供紡織,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稱兔子。
【罝】:古代捉兔的網。泛指捕鳥獸的網。
“兔罝”的相關詞語
* 兔罝的讀音是:tù jū,兔罝的意思: 1.捕兔的網。 2.指用網捕兔。 3.《詩.周南》篇名。《詩序》云:"《兔罝》,后妃之化也。《關雎》之化行,則莫不好德,賢人眾多也。"孔穎達疏:"《箋》云:'罝兔之人,鄙賤之事,猶能恭敬,則是賢者眾多也。'"后因以"兔罝"指在野之賢人。又,詩中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句,因亦以指武臣。
基本解釋
1.捕兔的網。 2.指用網捕兔。 3.《詩.周南》篇名。《詩序》云:"《兔罝》,后妃之化也。《關雎》之化行,則莫不好德,賢人眾多也。"孔穎達疏:"《箋》云:'罝兔之人,鄙賤之事,猶能恭敬,則是賢者眾多也。'"后因以"兔罝"指在野之賢人。又,詩中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句,因亦以指武臣。辭典解釋
兔罝 tù jū ㄊㄨˋ ㄐㄩ《詩經.周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兔罝,后妃之化也。」或亦指頌武人之詩。首章二句為:「肅肅兔罝,椓之丁丁。」兔罝,兔網。
捕兔的網子。語出《詩經.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施于中逵。」唐.李白〈送韓準斐政孔巢父還山〉詩:「獵客張兔罝,不能掛龍虎。」后比喻在野的賢人或武臣。唐. 陳子昂〈秋日遇荊州府崔兵曹使宴詩.序〉:「皇華昭國,懷鳳綍而高尋;白桂追游, 邀兔罝而不顧。」
【兔】:哺乳動物,頭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間分裂,尾短而向上翹,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躍,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肉可以吃,毛可供紡織,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稱兔子。
【罝】:古代捉兔的網。泛指捕鳥獸的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