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命的讀音 元命的意思
元命 元命1.天之大命。《書·多士》:“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 孔傳:“其惟廢其天命,下致天罰。” 孔穎達疏:“言天不復助桀 ,其惟廢其大命,欲絕夏祚也。”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競競,不遑假寢。” 宋·曾鞏 《進奉同天節銀絹狀》:“元命在躬,方啟龍興之運。”
- 元
- 命
“元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uán mìng]
- 漢字注音:
- ㄩㄢˊ ㄇㄧㄥ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元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天之大命。 2.長壽。 3.指六十一歲。舊以干支紀年,六十歲為一甲子,至六十一歲,又當生年干支,謂之元命。宋范成大有《丙午新年六十一歲俗謂之元命作詩自貺》。 辭典解釋
元命 yuán mìng ㄩㄢˊ ㄇㄧㄥˋ 大命、天命。
《書經.多士》:「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
《漢書.卷七五.李尋傳》:「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與天下自新。」
古以六十歲為一甲子,至六十一歲又逢生年干支,稱為「元命」。
網絡解釋
元命
元命1.天之大命。《書·多士》:“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 孔傳:“其惟廢其天命,下致天罰。” 孔穎達疏:“言天不復助桀 ,其惟廢其大命,欲絕夏祚也。”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競競,不遑假寢。” 宋·曾鞏 《進奉同天節銀絹狀》:“元命在躬,方啟龍興之運。”
“元命”的單字解釋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命】:1.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2.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xiàng)。命運(a.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b.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給予(名稱等):命名。命題。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元命”的相關詞語
* 元命的讀音是:yuán mìng,元命的意思:元命 元命1.天之大命。《書·多士》:“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 孔傳:“其惟廢其天命,下致天罰。” 孔穎達疏:“言天不復助桀 ,其惟廢其大命,欲絕夏祚也。”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競競,不遑假寢。” 宋·曾鞏 《進奉同天節銀絹狀》:“元命在躬,方啟龍興之運。”
基本解釋
1.天之大命。 2.長壽。 3.指六十一歲。舊以干支紀年,六十歲為一甲子,至六十一歲,又當生年干支,謂之元命。宋范成大有《丙午新年六十一歲俗謂之元命作詩自貺》。辭典解釋
元命 yuán mìng ㄩㄢˊ ㄇㄧㄥˋ大命、天命。
《書經.多士》:「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
《漢書.卷七五.李尋傳》:「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與天下自新。」
古以六十歲為一甲子,至六十一歲又逢生年干支,稱為「元命」。
元命
元命1.天之大命。《書·多士》:“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 孔傳:“其惟廢其天命,下致天罰。” 孔穎達疏:“言天不復助桀 ,其惟廢其大命,欲絕夏祚也。”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競競,不遑假寢。” 宋·曾鞏 《進奉同天節銀絹狀》:“元命在躬,方啟龍興之運。”【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命】:1.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2.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xiàng)。命運(a.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b.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給予(名稱等):命名。命題。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