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觀者清的讀音 傍觀者清的意思
傍觀者清【解釋】傍:同“旁”。旁觀者:在一旁觀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觀看的人比當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與“當局者迷”連用。亦作“旁觀者清”。【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必審,何所為疑而不申列?”
- 傍
- 觀
- 者
- 清
“傍觀者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àng guān zhě qīng]
- 漢字注音:
- ㄅㄤˋ ㄍㄨㄢ ㄓㄜˇ ㄑㄧㄥ
- 簡繁字形:
- 傍觀者清
- 是否常用:
- 否
“傍觀者清”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傍觀者清
【解釋】傍:同“旁”。旁觀者:在一旁觀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觀看的人比當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與“當局者迷”連用。亦作“旁觀者清”。
【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必審,何所為疑而不申列?”
“傍觀者清”的單字解釋
【傍】:1.靠;靠近:船傍了岸。依山傍水。2.臨近(指時間):傍晚。3.依靠;依附:傍人門戶。
【觀】:[guān]1.看:觀看。走馬觀花。坐井觀天。2.景象或樣子:奇觀。改觀。3.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樂觀。悲觀。世界觀。[guàn]1.道教的廟宇:道觀。白云觀。2.(Guàn)姓。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傍觀者清”的相關詞語
“傍觀者清”造句
林深并不知道自己身上的氣勢給別人的感受,當局者迷傍觀者清。
夫子太過講了,在下其實只傍觀者清而已。
當局者迷,傍觀者清,這就是此陣的做用。
董事長,你那叫當事者迷,我是傍觀者清!
我雖然不是企業家,傍觀者清,冷眼看去,你說的差不多。
其他人出來后看了看,便知道發生了什么,所謂傍觀者清,當局者迷就是如此吧,只有丁勉出不知道是為什么,所以問了出來。
* 傍觀者清的讀音是:bàng guān zhě qīng,傍觀者清的意思:傍觀者清【解釋】傍:同“旁”。旁觀者:在一旁觀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觀看的人比當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與“當局者迷”連用。亦作“旁觀者清”。【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必審,何所為疑而不申列?”
傍觀者清
【解釋】傍:同“旁”。旁觀者:在一旁觀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觀看的人比當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與“當局者迷”連用。亦作“旁觀者清”。
【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必審,何所為疑而不申列?”
【傍】:1.靠;靠近:船傍了岸。依山傍水。2.臨近(指時間):傍晚。3.依靠;依附:傍人門戶。
【觀】:[guān]1.看:觀看。走馬觀花。坐井觀天。2.景象或樣子:奇觀。改觀。3.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樂觀。悲觀。世界觀。[guàn]1.道教的廟宇:道觀。白云觀。2.(Guàn)姓。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林深并不知道自己身上的氣勢給別人的感受,當局者迷傍觀者清。
夫子太過講了,在下其實只傍觀者清而已。
當局者迷,傍觀者清,這就是此陣的做用。
董事長,你那叫當事者迷,我是傍觀者清!
我雖然不是企業家,傍觀者清,冷眼看去,你說的差不多。
其他人出來后看了看,便知道發生了什么,所謂傍觀者清,當局者迷就是如此吧,只有丁勉出不知道是為什么,所以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