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俶塔的讀音 保俶塔的意思
保俶塔 保俶塔是一處建于五代十國時期的傳統古建筑。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寶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寶石塔、寶所塔、保所塔。據載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間(948年-960年),原九級,為保佑吳越王錢弘俶北上京城歸來而建。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重修時,改為七級。歷代曾多次修建,現在的實心塔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樣修葺的。1997年更換朽壞塔剎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
- 保
- 俶
- 塔
“保俶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ǎo chù tǎ]
- 漢字注音:
- ㄅㄠˇ ㄔㄨˋ ㄊㄚ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保俶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塔名。在杭州西湖北岸寶石山上。又名保叔塔。據傳為五代吳越王錢俶的宰相吳延爽所建,有九級,本名寶所塔,后毀。宋咸平中僧永保募修,減為七級。保有戒行,人呼師叔,遂稱保叔塔。一說,吳越王錢俶入朝,恐被留不遣,建塔以祈福,故稱保俶塔。參閱宋周密《武林舊事.湖山勝概》﹑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北山勝跡一》﹑明朱國禎《涌幢小品.錢俶》﹑清梁章巨《浪跡續談》卷一。 辭典解釋
保俶塔 bǎo chù tǎ ㄅㄠˇ ㄔㄨˋ ㄊㄚˇ 位于浙江省杭縣西湖寶石山上的一座塔。也作「保叔塔」。
網絡解釋
保俶塔
保俶塔是一處建于五代十國時期的傳統古建筑。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寶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寶石塔、寶所塔、保所塔。據載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間(948年-960年),原九級,為保佑吳越王錢弘俶北上京城歸來而建。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重修時,改為七級。歷代曾多次修建,現在的實心塔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樣修葺的。1997年更換朽壞塔剎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
“保俶塔”的單字解釋
【保】:1.保護;保衛:保健。保家衛國。2.保持:保溫。保鮮。3.保證;擔保(做到):保質保量。保你一學就會。4.擔保(不犯罪、不逃走等):保釋。取保候審。5.保人;保證人:作保。交保。6.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參看〖保甲〗。7.姓。
【俶】:[chù]開始。[tì]〔俶儻〕同“倜儻”
【塔】:1.佛教建筑。源于印度,漢代隨佛教傳入中國。通常有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2.像塔形的建筑物:水塔。燈塔。革命烈士紀念塔。
“保俶塔”的相關詞語
* 保俶塔的讀音是:bǎo chù tǎ,保俶塔的意思:保俶塔 保俶塔是一處建于五代十國時期的傳統古建筑。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寶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寶石塔、寶所塔、保所塔。據載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間(948年-960年),原九級,為保佑吳越王錢弘俶北上京城歸來而建。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重修時,改為七級。歷代曾多次修建,現在的實心塔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樣修葺的。1997年更換朽壞塔剎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
基本解釋
塔名。在杭州西湖北岸寶石山上。又名保叔塔。據傳為五代吳越王錢俶的宰相吳延爽所建,有九級,本名寶所塔,后毀。宋咸平中僧永保募修,減為七級。保有戒行,人呼師叔,遂稱保叔塔。一說,吳越王錢俶入朝,恐被留不遣,建塔以祈福,故稱保俶塔。參閱宋周密《武林舊事.湖山勝概》﹑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北山勝跡一》﹑明朱國禎《涌幢小品.錢俶》﹑清梁章巨《浪跡續談》卷一。辭典解釋
保俶塔 bǎo chù tǎ ㄅㄠˇ ㄔㄨˋ ㄊㄚˇ位于浙江省杭縣西湖寶石山上的一座塔。也作「保叔塔」。
保俶塔
保俶塔是一處建于五代十國時期的傳統古建筑。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寶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寶石塔、寶所塔、保所塔。據載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間(948年-960年),原九級,為保佑吳越王錢弘俶北上京城歸來而建。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重修時,改為七級。歷代曾多次修建,現在的實心塔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樣修葺的。1997年更換朽壞塔剎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保】:1.保護;保衛:保健。保家衛國。2.保持:保溫。保鮮。3.保證;擔保(做到):保質保量。保你一學就會。4.擔保(不犯罪、不逃走等):保釋。取保候審。5.保人;保證人:作保。交保。6.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參看〖保甲〗。7.姓。
【俶】:[chù]開始。[tì]〔俶儻〕同“倜儻”
【塔】:1.佛教建筑。源于印度,漢代隨佛教傳入中國。通常有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2.像塔形的建筑物:水塔。燈塔。革命烈士紀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