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通的讀音 供通的意思
供通 引證解釋 (1).謂上繳,交出。 宋 蘇軾 《應詔論四事狀》:“﹝酒務官吏﹞往往茍逃罪戾,巧為文致,誘導無知之民,以陷欠負破蕩之禍,如許人供通自己或借他人產業當酒是也。” 宋 蘇軾 《應詔論四事狀》:“小民既無他業,不免與官中首尾膠固,以至供通物產,召保立限,增價出息,賒貸轉變,以茍趨目前之急。” (2).呈報,上報。 五代 范資 《玉堂閑話·殺妻者》:“﹝從事﹞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來應與人家安厝墳墓多少去處文狀。”
- 供
- 通
“供通”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òng tōng]
- 漢字注音:
- ㄍㄨㄥˋ ㄊㄨㄥ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供通”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謂上繳,交出。 2.呈報,上報。
網絡解釋
供通
引證解釋
(1).謂上繳,交出。
宋 蘇軾 《應詔論四事狀》:“﹝酒務官吏﹞往往茍逃罪戾,巧為文致,誘導無知之民,以陷欠負破蕩之禍,如許人供通自己或借他人產業當酒是也。”
宋 蘇軾 《應詔論四事狀》:“小民既無他業,不免與官中首尾膠固,以至供通物產,召保立限,增價出息,賒貸轉變,以茍趨目前之急。”
(2).呈報,上報。
五代 范資 《玉堂閑話·殺妻者》:“﹝從事﹞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來應與人家安厝墳墓多少去處文狀。”
“供通”的單字解釋
【供】:[gòng]1.把祭品陳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供著水果。2.舊時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上供。3.受審者口述案情。也指敘述案情的話或文字:供認。口供。[gōng]供給(jǐ);提供東西或條件給需要的人應用:供應。供參考。這間房子供廠長午間休息。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供通”的相關詞語
* 供通的讀音是:gòng tōng,供通的意思:供通 引證解釋 (1).謂上繳,交出。 宋 蘇軾 《應詔論四事狀》:“﹝酒務官吏﹞往往茍逃罪戾,巧為文致,誘導無知之民,以陷欠負破蕩之禍,如許人供通自己或借他人產業當酒是也。” 宋 蘇軾 《應詔論四事狀》:“小民既無他業,不免與官中首尾膠固,以至供通物產,召保立限,增價出息,賒貸轉變,以茍趨目前之急。” (2).呈報,上報。 五代 范資 《玉堂閑話·殺妻者》:“﹝從事﹞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來應與人家安厝墳墓多少去處文狀。”
基本解釋
1.謂上繳,交出。 2.呈報,上報。供通
引證解釋(1).謂上繳,交出。
宋 蘇軾 《應詔論四事狀》:“﹝酒務官吏﹞往往茍逃罪戾,巧為文致,誘導無知之民,以陷欠負破蕩之禍,如許人供通自己或借他人產業當酒是也。”
宋 蘇軾 《應詔論四事狀》:“小民既無他業,不免與官中首尾膠固,以至供通物產,召保立限,增價出息,賒貸轉變,以茍趨目前之急。”
(2).呈報,上報。
五代 范資 《玉堂閑話·殺妻者》:“﹝從事﹞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來應與人家安厝墳墓多少去處文狀。”
【供】:[gòng]1.把祭品陳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供著水果。2.舊時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上供。3.受審者口述案情。也指敘述案情的話或文字:供認。口供。[gōng]供給(jǐ);提供東西或條件給需要的人應用:供應。供參考。這間房子供廠長午間休息。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