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壁上觀的讀音 作壁上觀的意思
【解釋】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示例】我以為對于校長主張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復雜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的。(魯迅《兩地書·七》)【近義詞】袖手旁觀、隔岸觀火、置身事外【反義詞】見義勇為、拔刀相助、躡足其問【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 作
- 壁
- 上
- 觀
“作壁上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uò bì shàng guān]
- 漢字注音:
- ㄗㄨㄛˋ ㄅㄧˋ ㄕㄤˋ ㄍㄨㄢ
- 簡繁字形:
- 作壁上觀
- 是否常用:
- 否
“作壁上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作壁上觀 zuòbìshàngguān
[be an onlooker;sit by and watch;watch the fighting from behind the rampart] 即袖手旁觀
辭典解釋
作壁上觀 zuò bì shàng guān ㄗㄨㄛˋ ㄅㄧˋ ㄕㄤˋ ㄍㄨㄢ 坐觀成敗,不幫助任何一方。參見「壁上觀」條。
如:「這件事我插不上手,只能作壁上觀。」
反義詞
拔刀相助,置身其中
網絡解釋
【解釋】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示例】我以為對于校長主張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復雜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的。(魯迅《兩地書·七》)
【近義詞】袖手旁觀、隔岸觀火、置身事外
【反義詞】見義勇為、拔刀相助、躡足其問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作壁上觀”的單字解釋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壁】:1.墻:壁報。壁燈。家徒四壁。銅墻鐵壁。2.某些物體上作用像圍墻的部分:井壁。鍋爐壁。細胞壁。3.像墻那樣直立的山石:絕壁。峭壁。4.壁壘:堅壁清野。5.二十八宿之一。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作壁上觀”的相關詞語
* 作壁上觀的讀音是:zuò bì shàng guān,作壁上觀的意思:【解釋】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示例】我以為對于校長主張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復雜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的。(魯迅《兩地書·七》)【近義詞】袖手旁觀、隔岸觀火、置身事外【反義詞】見義勇為、拔刀相助、躡足其問【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作壁上觀 zuòbìshàngguān
[be an onlooker;sit by and watch;watch the fighting from behind the rampart] 即袖手旁觀
辭典解釋
作壁上觀 zuò bì shàng guān ㄗㄨㄛˋ ㄅㄧˋ ㄕㄤˋ ㄍㄨㄢ坐觀成敗,不幫助任何一方。參見「壁上觀」條。
如:「這件事我插不上手,只能作壁上觀。」
反義詞
拔刀相助,置身其中【解釋】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示例】我以為對于校長主張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復雜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的。(魯迅《兩地書·七》)
【近義詞】袖手旁觀、隔岸觀火、置身事外
【反義詞】見義勇為、拔刀相助、躡足其問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壁】:1.墻:壁報。壁燈。家徒四壁。銅墻鐵壁。2.某些物體上作用像圍墻的部分:井壁。鍋爐壁。細胞壁。3.像墻那樣直立的山石:絕壁。峭壁。4.壁壘:堅壁清野。5.二十八宿之一。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