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伏魄的讀音 伏魄的意思

    伏魄 1、古代迷信,謂人始死時魂魄離體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歸體,稱為“伏魄”。伏,通“ 復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戶,見值侍并是昔日所愛幸者。太后問:‘何時來耶?’云:‘正伏魄時過。’” 2、指死而復蘇。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后任 (任自舉)死,伏魄時口號別親友云:‘六旬失足下蓬瀛 ,今日才欣返玉京。’”

    “伏魄”的讀音

    拼音讀音
    [fú pò]
    漢字注音:
    ㄈㄨˊ ㄆㄛ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伏魄”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代迷信,謂人始死時魂魄離體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歸體,稱為"伏魄"。伏,通"復"。 2.指死而復蘇。

    網絡解釋

    伏魄

    1、古代迷信,謂人始死時魂魄離體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歸體,稱為“伏魄”。伏,通“ 復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戶,見值侍并是昔日所愛幸者。太后問:‘何時來耶?’云:‘正伏魄時過。’”
    2、指死而復蘇。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后任 (任自舉)死,伏魄時口號別親友云:‘六旬失足下蓬瀛 ,今日才欣返玉京。’”

    “伏魄”的單字解釋

    】:1.身體向前靠在物體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隱藏:潛伏。伏擊。晝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頭承認;被迫接受:伏誅。6.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7.姓。8.伏特的簡稱。1安的電流通過電阻為1歐的導線時,導線兩端的電壓是1伏。
    】:1.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體而存在的精神:魂魄。2.魄力或精力:氣魄。體魄。

    “伏魄”的相關詞語

    * 伏魄的讀音是:fú pò,伏魄的意思:伏魄 1、古代迷信,謂人始死時魂魄離體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歸體,稱為“伏魄”。伏,通“ 復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戶,見值侍并是昔日所愛幸者。太后問:‘何時來耶?’云:‘正伏魄時過。’” 2、指死而復蘇。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后任 (任自舉)死,伏魄時口號別親友云:‘六旬失足下蓬瀛 ,今日才欣返玉京。’”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