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翼的讀音 伏翼的意思
伏翼 伏翼(學名: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為蝙蝠科伏翼屬的動物。廣泛分布于歐洲,非洲北部,和亞洲南部各地,包括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西、陜西、云南、四川、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法國。[2] 伏翼很小,體長約3.5-4.5厘米,翅膀19-25厘米寬。體毛維不同深度的棕色。一般生活在樹林或田野,但也可以生存在城市房屋頂樓或房檐。
- 伏
- 翼
“伏翼”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ú yì]
- 漢字注音:
- ㄈㄨˊ ㄧ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伏翼”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蝙蝠。 辭典解釋
伏翼 fú yì ㄈㄨˊ ㄧˋ 蝙蝠的別名。參見「蝙蝠」條。
網絡解釋
伏翼
伏翼(學名: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為蝙蝠科伏翼屬的動物。廣泛分布于歐洲,非洲北部,和亞洲南部各地,包括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西、陜西、云南、四川、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法國。[2]
伏翼很小,體長約3.5-4.5厘米,翅膀19-25厘米寬。體毛維不同深度的棕色。一般生活在樹林或田野,但也可以生存在城市房屋頂樓或房檐。
“伏翼”的單字解釋
【伏】:1.身體向前靠在物體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隱藏:潛伏。伏擊。晝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頭承認;被迫接受:伏誅。6.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7.姓。8.伏特的簡稱。1安的電流通過電阻為1歐的導線時,導線兩端的電壓是1伏。
【翼】:1.鳥類的飛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面生有羽毛。有的鳥翼退化,不能飛翔。通稱翅膀。2.飛機或滑翔機等飛行器兩側伸出像鳥翼的部分,有支撐機身、產生升力等作用。3.側:兩翼陣地。由左翼進攻。4.二十八宿之一。5.幫助;輔佐:翼助。扶翼。6.同“翌”:翼日。7.姓。
“伏翼”的相關詞語
* 伏翼的讀音是:fú yì,伏翼的意思:伏翼 伏翼(學名: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為蝙蝠科伏翼屬的動物。廣泛分布于歐洲,非洲北部,和亞洲南部各地,包括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西、陜西、云南、四川、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法國。[2] 伏翼很小,體長約3.5-4.5厘米,翅膀19-25厘米寬。體毛維不同深度的棕色。一般生活在樹林或田野,但也可以生存在城市房屋頂樓或房檐。
基本解釋
即蝙蝠。辭典解釋
伏翼 fú yì ㄈㄨˊ ㄧˋ蝙蝠的別名。參見「蝙蝠」條。
伏翼
伏翼(學名: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為蝙蝠科伏翼屬的動物。廣泛分布于歐洲,非洲北部,和亞洲南部各地,包括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西、陜西、云南、四川、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法國。[2]伏翼很小,體長約3.5-4.5厘米,翅膀19-25厘米寬。體毛維不同深度的棕色。一般生活在樹林或田野,但也可以生存在城市房屋頂樓或房檐。
【伏】:1.身體向前靠在物體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隱藏:潛伏。伏擊。晝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頭承認;被迫接受:伏誅。6.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7.姓。8.伏特的簡稱。1安的電流通過電阻為1歐的導線時,導線兩端的電壓是1伏。
【翼】:1.鳥類的飛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面生有羽毛。有的鳥翼退化,不能飛翔。通稱翅膀。2.飛機或滑翔機等飛行器兩側伸出像鳥翼的部分,有支撐機身、產生升力等作用。3.側:兩翼陣地。由左翼進攻。4.二十八宿之一。5.幫助;輔佐:翼助。扶翼。6.同“翌”:翼日。7.姓。